盘龙县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灌口镇 (今四川都江堰市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6灌县: “李膺记云: 山土色黄,盘回有龙形,故曰盘龙。” 寻改为灌宁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汶山县置,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市。属益州。寻改名灌宁县。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灌口镇 (今四川都江堰市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6灌县: “李膺记云: 山土色黄,盘回有龙形,故曰盘龙。” 寻改为灌宁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汶山县置,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市。属益州。寻改名灌宁县。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七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蒙化府:石母山“在府城北七十里。产石黄(《方舆纪要》作“出石黄及雄黄”),下有泉,为赕中溪,南入罗盘江”。
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泰和县:白羊坳阨“在县东南,与兴国县接界。山箐蓊郁,迂径羊肠,为闽广盗贼出没之冲。嘉靖四十年,广寇直抵县之上模、冠朝诸处,官兵与战败绩。万历十六年,于白羊坳
①亦名盘固山。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南盘古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2赣州: 盘古山 “在会昌县西南一百里。山形如世俗所画盘古,故名”。②即盘石。在今河南泌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泌阳县 “铜山” 条下:
在今山东费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:天井汪,“《志》云:源自平地涌出,其下流即涑水也”。
南诏属剑川节度使,在今云南德钦县南。《蛮书》卷6:敛寻城“皆施蛮、顺蛮部落今所居之地也。又西北至聿赍城,又西北至弄视川”。宋大理废。在今云南省德钦县境。南诏属剑川节度使。
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一》: 沱沟 “在郾城县东南五十五里。汝水别流也”。
亦名桔柏津、桔柏潭。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北白龙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6利州: 桔柏潭 “在昭化县。今昭化驿有古柏,土人呼桔柏,故以名潭。(唐) 杜甫 《桔柏渡》 诗:青冥寒江渡,驾竹
元置,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大石。
即海剌都堡。今宁夏海原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固原州: 海剌都堡在 “州北二百十里。亦曰海剌都营。……今有海剌都营仓”。明成化四年(1468年)改天都寨置,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,属平凉府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。《宋史·文天祥传》:南宋景炎二年(1277),文天祥自永丰引兵还兴国,蒙古将李恒“穷追天祥方石岭。巩信拒战,箭被体,死之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方石岭在“府南百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