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贩泽
即今山西运城市南之盐地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“景山,南望盐贩之泽,北望少泽。”
即今山西运城市南之盐地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“景山,南望盐贩之泽,北望少泽。”
即今安徽涡阳县治。因在雉河入涡河之口,故名。清咸丰五年 (1855) 各地捻党领袖大会于此,推张乐行为盟主。为鲁、豫、皖一带捻军抗清斗争的主要据点。同治二年 (1863) 为清军攻克,次年清政府于此置
唐西域国名,都城在迦底真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中曹“居西曹东,康之北。王治迦底真城”。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。明洪武初改为洪州泊里长官司。
又名石斛山。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蒙化直隶厅》 引《旧府志》: “山顶有石,状若棋盘。有黑白石子,布列于上,樵牧者乱之,明日复如故。”
即海坛山。今福建平潭县海坛岛。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长乐县: 海澶山在 “县东一百二十里。山在大海中,周回三百里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、《方舆纪要》 等均作海坛山。
俗称冰图王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6) 置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 (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)。1914年划归奉天省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伪满时属兴安南省。1945年划归辽北省。1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。南朝宋为衡阳郡治。隋改名衡山县。古县名。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年)分湘南县置,以在湘水之西得名。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。属衡阳郡。南朝为衡阳
元至正末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,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改为白泥长官司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余庆县。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又
即今江西余干县。《越绝书·记地传》:“大越故界,浙江至就李,南姑末、写干。”
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五十里元 《至顺镇江志》 卷7: 随驾山“在 (丹阳) 县北五十里经山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阳县: 随驾山 “相传秦始皇尝过此,今县北十五里有秦驰道,亦以始皇名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