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都侯国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北二十里古城乡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 “益都敬侯胡,菑川懿王子”,元朔二年 (前127) 封。后并入益县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北二十里古城乡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 “益都敬侯胡,菑川懿王子”,元朔二年 (前127) 封。后并入益县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封山县(今广西灵山县南安金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浦北县及灵山县部分地。贞观十年 (636) 废。②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
即涪陵郡。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邓芝传》: 延熙十一年 (248),“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,芝率军征讨,即枭其渠帅,百姓安堵”。
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即姚沟。今安徽无为县南姚沟镇。清乾隆 《无为州志》 卷4: 姚家沟 “在治东南四十里无为乡”。在陕西省凤翔县东部。面积134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姚家沟,人口3320。1949年设姚家沟
一名柽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“盟于荦,谋救郑也。” 《春秋》 作 “柽”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 谷水 “东径涝城北。王隐曰: 荦北有谷水,是也。荦即柽矣”。即“柽(2)”。
又作奚官。明于元奚关总管府地置,在今吉林珲春市西高丽城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 “奚官” 站。
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封门山 “在县 (今封川镇) 东北二十里。峰峦秀蔚,两崖如门”。
南北朝时北魏所置襄州(治所在赭阳县,今河南方城县东)和南襄州(治所在湖阳县,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)的合称。 《北齐书·王则传》:东魏天平初,“行荆州事,都督三荆、二襄、南雍六州军事,荆州刺史”。西魏
在今江苏仪征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奇兵营 “在仪征县南门外江口。本朝设游击驻防”。
西魏改建安郡置,治所在京山县(今湖北天门市东北)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