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益州都督府

益州都督府
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益州总管府,治所在益州 (今四川成都市)。三年 (620) 改置西南道行台。九年 (626) 改置益州都督府,督益、绵、简、嘉、陵、雅、眉、濛、犍、邛十州及巂、南宁、会三州都督府。贞观十年 (636) 督益、绵、简、嘉、陵、雅、眉、邛八州并茂、巂二都督府。龙朔初升为大都督府。天宝元年 (742) 督剑南三十八郡。至德二年 (757) 后,分为剑南东、西川二节度。


唐都督府之一。武德元年(618年)于益州置总管府,三年罢总管府,置西南道行台,九年罢行台,置都督府,督益、绵、简、嘉、陵、雅、眉、濛、犍、邛十州,并督嶲、南宁、会三州都督府。贞观十年(636年)督益、绵、简、嘉、陵、雅、眉、邛八州并茂、嶲两都督府。龙朔二年(662年)升为大都督府。天宝督剑南三十八郡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、江油市以南,沱江以西,大雪山以东和云南北半部地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城山

   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:天城山“在县西五里。四面峭立如堵,惟西北一径可登。又名天生城,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何岩水

   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何岩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仙游县:何岩水“源有三, 皆出山谷中。其下流一出濑溪下木兰陂,一出鲤湖下莒溪,一出龙津下延寿溪,并注于海”。

  • 肥水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涡阳县置,属谯州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二里芮集。大业初改名山桑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涡阳县置,即今安徽省蒙城县。属谯郡。大业初改名山桑县。

  • 惠民河

    北宋以东京 (今河南开封市) 为中心的“漕运四河” 之一。起自新郑县 (今河南新郑市),导洧、溱诸川东北流入京城,折东南出城,经陈州 (今河南淮阳县) 入颍水。京西南一段本为闵河,东南一段本为蔡河;

  • 茶赤剌部

    又作茶札剌部。辽、金北境部族。当即蒙元史料所载札只剌部,为蒙古分部之一。据 《元朝秘史》 记载,其居地当在斡难河 (今俄罗斯鄂嫩河)中下游一带。《辽史· 道宗纪》 载,大安十年(1094),乌古部节度

  • 庙山镇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临山镇。本庙山寨。明洪武中置庙山巡司于此。洪武二十年 (1387) 改置临山卫。在山东省郯城县境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站,人口 1860。以境内有庙山得

  • 礼州镇

    清置,属西昌县。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。有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设县佐。在四川省西昌市境东北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礼州,人口 4100。汉苏示县、北周苏祁县治此。元至元时

  • 赤坚岭

    在今山西岚县西南五十里,与方山县交界处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汾州府永宁州:“北有赤坚岭,一名离石山,离石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
  • 当利县

    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三十六里。《史记·武帝纪》:“拜(栾)大为五利将军,……又以卫长公主妻之,赍金万斤,更名其邑曰当利。”东汉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北魏改属长广郡。北齐省入掖县。唐武德

  • 通西砦

    北宋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八十里。金初升为通西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