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鹤山

白鹤山

①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8临海县:白鹤山“在县东二十里。上有深湖,中有磐石,前有石鼓,俗传石鼓鸣则兵乱”。

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《吴兴记》云:“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鹤,游于此山, 因名。”

③在今福建宁德市西。明嘉靖《福宁州志》卷2山川宁德县:白鹤峰“在一都,县西一里。《旧志》云,始因仙鹤来集得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宁州宁德县:白鹤山在“县西一里,俗名西山,秀拔千仞,南连飞鸾诸山,北接莲花诸峰”。

④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里,与巴丘山对峙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9岳州:白鹤山“在巴陵县。山之南有两池,池潜巨蟒”。

⑤一名白鹤岭。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:白鹤山,“《旧经》云,山南接九疑,北连衡岳,数峰卓峙,岩壑幽深,郡境名山也”。

⑥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三里。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为蒲江县人, 自号白鹤山人,有《鹤山先生大全文集》传世。《宋史·魏了翁传》:“筑室白鹤山下。”即此。

⑦亦名鹤山、四明山、群羊山。在今四川邛崃市西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6邛州:白鹤山“在城西八里,常璩曰:临邛名山曰四明,亦曰群羊,即今白鹤也。汉胡安尝于山中乘白鹤仙去,弟子即其处为白鹤台”。


在四川省邛崃市区西侧。岷江支流南河绕流。历来为佛教丛林,翠屏阁与西岩寺,唐、宋已闻名。有鹤林寺(曾称白鹤寺)、幽居寺、漏米洞、仙人洞、点易洞等。漏米洞昔为小庙,今存庙后山岩内乳白色坐像。峰顶有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古塔,六角九层,高17.89米。山间洞壑幽深,林木茂盛。历为避暑游览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恭门镇

    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。清乾隆 《清水县志》 舆地全图: 东北有恭门镇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、樊河上游西岸。恭门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500。战国秦昭王时大将白起在镇东麻山

  • 约昌城

    在今新疆且末县南。北宋时地属于阗国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境。北宋时地属于阗国。

  • 石波堰

    在今四川芦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石波堰在“县东三里。源出始阳山,用木槽接水溉田”。

  • 小溶江

   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,为漓江支流。《元史·阿里海牙传》:至元十三年(1276),阿里海牙攻马塈于严关,“又败都统马应麒于小溶江,遂逼静江”。

  • 湘桂铁路

    自湖南衡阳经广西桂林、柳州、南宁,至镇南关 (今友谊关)。全长1000公里。1937年动工兴建,1939年自株洲经湘潭修至蓝田 (今涟源)。长约175公里。因日本侵华战争局势恶化,旋即被拆毁。此路至1

  • 滠水

    ①古水名。据 《水经·江水注》 及 《水经·涢水注》,故道自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分涢水东流,至黄陂县南入长江。久湮。②又名武湖水。即今湖北黄陂县东滠水。源出鄂、豫两省边境山地,南流到黄陂县南入长江。《水经

  • 驻操营

   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九十里驻操营镇。为石河出口要道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临渝县图:北有驻操营。

  • 七汇镇

   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里七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青浦县东北有“七汇”。

  • 珞渝

    在今西藏东南部,西界门隅,东界下察隅,南邻印度。珞渝是藏族对珞巴族居住区的称呼,藏语意为南域。17世纪末叶珞渝就置于五世达赖的统治之下。19世纪中叶,西藏地方政府曾将珞渝划归波密土王管辖。1944年珞

  • 葛林河

    又作格楞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 卷62: 永乐七年 (1409) 二月丁卯,“葛林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秃里木等百十二人来朝,设葛林河、把城、扎肥河、忽石斤、扎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