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盐山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七里长江南岸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白盐山“在城东十七里。崖璧五十余里。其色炳耀,状若白盐”。隔江与赤甲山相对,中夹江为瞿塘峡,为蜀之咽喉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奉节县:白盐山“明初伐蜀,汤和分军出赤甲,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”。
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。岩壁高峻,色若白盐,因名。明初伐蜀,汤和军出赤甲、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,即此。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七里长江南岸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白盐山“在城东十七里。崖璧五十余里。其色炳耀,状若白盐”。隔江与赤甲山相对,中夹江为瞿塘峡,为蜀之咽喉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奉节县:白盐山“明初伐蜀,汤和分军出赤甲,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”。
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。岩壁高峻,色若白盐,因名。明初伐蜀,汤和军出赤甲、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,即此。
又称相山寺。明建,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附近。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部队进驻井冈山,开始一段时间就住在这里。寺内有宿舍、课堂,寺外有练兵场。毛泽东从井冈山返回茅坪不久,就把袁文才的农
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。是横跨怒江的桥梁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“洛隆宗在类伍齐西南,其地有嘉裕桥。” 藏语意为右脚桥。古为川藏往来要津。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,分桂阳郡置,治所在零陵县 (今广西全州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、衡阳县以南,永州市、宁远县以西,武冈市和广西桂林市以东,阳朔县和湖南道县以北地。东汉移治泉陵县 (今湖
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洪山镇。1949年置洪山县治此。
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废文州置,属观州。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盘阳。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 废。北宋大观元年(1107年)废文州置寨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盘阳。南宋绍兴四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登暗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。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。
在今广东化州市北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清复置,移今化州市西北平定镇。
从今吉林省吉林市以东的龙潭山至黑龙江省舒兰市。长77.8公里。是联络吉海与拉滨线的联络线。日伪于1941年建成。1945年被拆除。
即今山东陵县东北二十里神头镇。汉代置重丘县于此。又作厌次城。即今山东省陵县神头镇。参见“神头镇(2)”。
又名白花泉。在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南二十余里。明水县以此名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明水县图: 县东南有明水泉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