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沙坝
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二十里。唐初尝为阆中县治,亦谓之张仪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阆中县:“明洪武七年徙县治于府治西南。其故城谓之白沙镇,亦曰白沙坝。”
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二十里。唐初尝为阆中县治,亦谓之张仪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阆中县:“明洪武七年徙县治于府治西南。其故城谓之白沙镇,亦曰白沙坝。”
一名达隆宗。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打隆。藏语意为虎乡。1960年改设打隆县。1964年撤销,并入浪卡子县。
一作黾池县。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。西汉景帝中元二年 (前148) 徙治今渑池县西十六里,属弘农郡。东汉建安中移治蠡城 (今河南洛宁县西)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改为北渑池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唐县“神和山” 条下引 《县志》 云: “县西北高尖峪、空间窑诸处,旧尝产银,谓之银洞。明初尝采矿炼银,力多利少,闭不复采。”
在今青海兴海县一带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五年 (609),“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,大开屯田,捍御吐谷浑,以通西域之路”。即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青海省兴海县一带。隋大业五年(609年),刘权镇守河源
又作造口站。元置,在今江西万安县东南赣江西岸皂口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又称造口站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。属吉安路。明改名为造口,置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清县:龙首桥“在县南门外。宋天圣五年创建,长四十丈,名曰通海。元祐二年,复建梁于其南,长二十二丈,故名坦履。绍兴二十年,又续为梁,长十六丈,三桥共长八十丈,改今
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龙江府: “官商路二: ……小五明马屯达景星镇。” 1915年于此设景星设治局。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南部。面积367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景星
在今河南尉氏县南。《穆天子传》 卷5: “天子饮于洧上……钓于渐台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开封府一》: 渐泽 “在洧川县北二十里。广四里。……今名指泽陂”。
①东晋太元中置,治所在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)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置镇,后复为郡。曾为梁州,益州、南秦州、成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。西魏改为仇池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吐京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。大业三年(607)属龙泉郡。唐属隰州。《元和志》卷12石楼县:“因县东石楼山为名。”明万历四十年(1612)改属汾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