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基山
在今贵州晴隆县西三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安南卫: 白基山“巍峨挺秀,旁有削壁”。
在今贵州晴隆县西三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安南卫: 白基山“巍峨挺秀,旁有削壁”。
又称革龙。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一百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直隶州》: 革龙山 “在废维摩州。明末沙定洲遁归,屯田此山,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。今城址尚存,为通广西驿路”。彝语 “腻” 为红,“革” 为弯,“龙”
即七里海。在今河北昌黎东南三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昌黎县: “东南有冥海,亦曰七里海。”即“溟海”。
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田州:“北有岜马甲巡检司。”清改为岜马镇。
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四十里,南流入泾水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云阳县有“五龙水”。
在今安徽祁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王公峰“在县南二十五里。高出万仞,不与群峰接”。
亦名朔水。即奢延水。今内蒙古乌审旗南境,陕西靖边、榆林等境之无定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奢延水 “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……又谓之朔方水矣”。
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六十里大汶口村南。地处大、小二汶水会合处。1959年首次发现,进行发掘,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。后来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“大汶口文化”。1982年定为全
西江上源之一。源于云南宣威市,流经贵州西部。元代以来称北盘江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曲靖路:“沾益州,在本路之东北,据南盘江、北盘江之间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沾益州:“北有北盘江,其上流即贵州毕节卫之可渡
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僮阳郡置,治所在僮县 (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僮阳郡置,治怀文县(今江苏沭阳县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沭阳县沂河以南地。属海州。隋开皇初废
又作赤坎。即今广东斗门县西北大赤坎。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香山县图:县西南有大赤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