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洞
①在今广西来宾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来宾县:“北有白云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来宾县:白云洞“在来宾县北二十里。洞深邃,尝有白云覆其上”。
②一名龙洞山、龙洞岩。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六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白云洞“在来宾县。山水极佳,今为邑人游赏之地”。
③即白云嶂。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四十里白云嶂。嶂有三洞,上即为白云洞,又名白云岩。
④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罗浮山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 “轩辕生故居”条:白云洞“唐轩辕集居此,皮日休、陆龟蒙、李洞皆有诗”。
①在今广西来宾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来宾县:“北有白云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来宾县:白云洞“在来宾县北二十里。洞深邃,尝有白云覆其上”。
②一名龙洞山、龙洞岩。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六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白云洞“在来宾县。山水极佳,今为邑人游赏之地”。
③即白云嶂。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四十里白云嶂。嶂有三洞,上即为白云洞,又名白云岩。
④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罗浮山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 “轩辕生故居”条:白云洞“唐轩辕集居此,皮日休、陆龟蒙、李洞皆有诗”。
在今安徽泾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水西山“在泾县西五里,林壑深邃。唐宣宗诗云‘报道风光在水西’,谓此也”。在安徽省泾县城西。因在青弋江以西得名。海拔313米。有始建于南齐的宝胜寺(黄蘖寺);建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四十八里崛山之巅。始建于唐贞元二年(786)。初名崛教寺。五代唐李克用、李存勗父子曾来此焚香,并题名刻石于此。明弘治间改今名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汉建安九年(204),袁尚将兵救邺,“尚果循西山来,东至阳平亭,去邺十七里,临滏水为营”。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县东。东汉建安九年(204年),曹操攻邺。
在今江西上犹县东。《舆地广记》卷25南安军:上犹县“有犹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犹水在“县东半里。源出大犹山。一云犹水上源。此湖广桂阳县孤山水流入境,经大犹山,因名。东南流,经南康县界入
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明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临尘县: “又有侵离水,行七百里。” 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临尘县“有斤南水、侵离水,并径临尘,东入领方县,流注郁水”。古水名。西汉属郁林郡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
唐贞元十二年(796)置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唐贞元十二年(796年)置,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
清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薛礼站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 凤凰城通远堡 “东南六十里至雪里站”。即此。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望奎县西南呼兰河中流与通肯河之间。后废。
即桐溪。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睦州分水县有“天目溪”。宋《景定严州续志》卷9分水县:天目溪“源出天目山,绕县境而南,达于浙江,可胜百斛舟,若于潜、若昌化,旧航粟浙江,胥此焉入”。
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北岸的卡拉阳。清代属腾越州, 为万仞关控制地带。见《神护关图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