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掌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《水经·甘水》:“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,故世人目其为甘掌焉。”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《水经·甘水》:“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,故世人目其为甘掌焉。”
又名浮石山。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浮虚山 “相传山尝与波上下。《山海经》,南海有浮石山,疑即此”。宋邓光荐有 《浮虚山记略》。
在今湖北红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安县:石门河“在县北三十五里。又有沙河亦在县北。下流俱入于东流河”。
明置,属宣化县。在今广西邕宁县南团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南宁府宣化县:团罗堡“在府南九十里……防广东灵山、钦州之寇”。
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(岩前镇)) 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。为过街亭。始建于元天顺元年(1328)。明景泰七年 (1456) 重建。亭梁枋上刻有题铭: “景泰七年岁次丙子十一月十八日甲申吉辰重建绿绕亭,以
即今福建闽江上源金溪。《元和志》 卷29建州将乐县: “将乐溪水,源出百丈岭,东北流经县界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00南剑州将乐县: “将溪源从县西南屈曲数百里,合诸山水入邑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 延平
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布仁西南(河北岸)。
又作甘井子(今黑龙江省甘南县治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甘南设治局“地濒音河之西岸,旧名二站”。
①古名仆千水、文井江。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南河(邛崃水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邛州:“西有邛水, 自雅州流入,至新津县入大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邛水在“州南五里。俗呼南河。源出雅州邛崃山,流入州界
一名桓山。在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东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一》:伊山“在衡阳县(今衡阳市)北三十里。《括地志》:伊山,晋桓伊读书处”。
在今云南施甸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施甸长官司:当归山“在司(旧治)西北二十五里,产当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