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科
在今青海刚察县北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2前左翼头旗: “按前左翼头旗及西右翼前旗,皆驻牧在青海迤北琼科地方。《平番奏议》: 青海迤北琼科地方,甚为宽广,足敷各旗驻牧。”
在今青海刚察县北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2前左翼头旗: “按前左翼头旗及西右翼前旗,皆驻牧在青海迤北琼科地方。《平番奏议》: 青海迤北琼科地方,甚为宽广,足敷各旗驻牧。”
即乌思藏四如。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(意为翼、部),共四个,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。
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三水县:白塔冈“在县(今河口镇)东南一里, 冈下水中有浮沉石”。
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街东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嘉县: 卧象山 “在县治 (今鄂嘉街)东。形如蹲象。 上有ᘞ
即今山东烟台、乳山二市之黄垒河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黄垒河 “在宁海州南一百里。发源姑余山,东南流入海”。
即今台湾省新竹市。本高山族竹堑社的音译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经营纪》: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,“北路营参将阮蔡文亲赴竹堑、大肚诸社,抚慰番黎”。雍正九年(1731)淡水厅移治于此。光绪元年(1875)
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大汇滩“在县东北……巨石错立,形如犬牙,水行峡中,声震如雷。其下流亦注于青田之大溪”。
又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。现保存在甘肃武威文庙内。西夏天祐民安五年(1094)立。高2.5米,宽0.9米,厚0.3米。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为“敕感应塔之碑文”。正文为西夏文楷书,计二十八行,每行六十五字。
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,为同和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岷县。隋大业初改名临洮县,义宁二年(618) 复名溢乐县。唐为岷州治。上元二年 (761)没入吐蕃。古县名。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,治今甘肃省岷县。为岷州及
即今土耳其之转音。元 《经世大典图》 列途鲁吉于倭赤之西,可失哈耳北,在今吉尔吉斯坦纳伦河流域一带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途鲁吉”。
旧名盐铁塘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盐铁塘。塘北有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下沙浦“相传五代时吴越运盐铁于此。宋绍兴十五年,秀州判曹泳开顾会浦,又浚盐铁塘,舟楫通利,因改名下沙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