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琅邪郡

琅邪郡

①亦作瑯邪郡。秦置,治所在琅邪县 (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)。西汉移治东武县 (今山东诸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、胶州、胶南、即墨、诸城、日照诸市及沂水、五莲、海阳、莒南及江苏赣榆县等地。东汉建初五年 (80) 改琅邪国,移治开阳 (今临沂市北)。西南部辖境略有扩大。三国时辖境缩小。东晋以后复改为郡。北魏移治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)。隋开皇中废,大业初复改沂州为琅邪郡。治所在临沂县 (今山东临沂市)。唐初复为沂州,天宝初改为琅邪郡。乾元初废。

②东晋大兴三年 (320) 侨置,初无实土,寄居今江苏句容县境。咸康元年 (335),始割丹阳郡之江乘县地为实土,治蒲州金城 (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北)。南朝宋改为南琅邪郡。

③南朝梁置,治所在朐县 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北周建德六年 (577) 改为朐山郡。


(1)秦置,治琅邪县(今山东胶南市琅邪台西北)。西汉移治东武(今诸城市),置有铁官、盐官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。东汉改为国。东晋后复为郡。北魏移治即丘(今山东临沂市西)。隋开皇中废,大业初复改沂州为琅邪郡,治所在临沂(即今临沂市)。唐初复为沂州,天宝初改为琅邪郡,乾元初废。新莽末郡人吕母、樊崇、逄安等相继起义于此。(2)东晋太兴三年(320年)侨置,初无实土。咸康元年(335年)桓温为太守,分江乘县地立郡,治金城(今江苏句容市北)。辖境约相当今南京市鸡鸣寺以东,龙潭以西,北至长江地。属徐州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421年)改为南琅邪郡。(3)南朝齐侨置,治朐山城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属青州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改名朐山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离娄桥镇

    在今江西上高县西七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英吉沙尔

    即今新疆英吉沙县。《清一统志 ·喀什噶尔》: 英吉沙尔 “在喀什噶尔城南二百里,提斯衮南一百四十里, 逾雅雅尔河、 库森河至其地。 所属地曰赛喇克,又东北境曰察木伦,西北境曰沙玛拉,西

  • 屈原墓

    在今湖南汨罗市北十里楚塘乡汨罗山 (又名烈女岭)。《元和志》 卷27湘阴县: “屈原冢,在县北七十一里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屈原墓 “在汨罗江,与屈原庙相对。碑额题曰三闾墓”。今汨罗山有

  • 水目山

    又称宝华山。在今云南祥云县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云南县:水目山“在县南二十里。一名宝华山。山颠有泉,深不可测”。山上有水目寺。

  • 夷亭镇

    又名维亭或唯亭。即今江苏吴县东三十里唯亭镇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8引《吴地记》:“阖闾十年,东夷侵逼吴境,下营于此,因名之。”后转音为唯亭,镇以亭名。

  • 骆驼桥

   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 唐开元十六年 (728),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,与吐蕃接战,“破其大莫门城,……又焚其骆驼桥而还”。即此。(1)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。

  • 骆马河

    即落马河。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宋沈括 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 “过阴凉河,至松山馆。河自西来……至馆东迎小石山,乃折西北与骆马河会。”即“落马河”。

  • 招谕县

    唐垂拱三年 (687) 置,属锦州。治所即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招谕。北宋熙宁八年(1075) 废。古县名。唐垂拱三年(687年)置,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。属锦州。宋初属辰州,熙宁七年(10

  • 鲁甸汛

   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(甸心)。清设鲁甸汛。

  • 上派河镇

    即今安徽肥西县治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上派河镇“在城南三十五里”。1949年肥西县迁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