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安徽六安市南八十里嵩寮岩。岩中有洞,可容千人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六安州 “蝙蝠岩”条下: “州南八十里又有松林岩,亦曰嵩寮岩,岩最深秀,今为僧寺。”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犀浦县置,属郫县。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。在四川省郫县东部。面积27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犀浦,人口6400。因秦蜀守李冰在此置石犀一头,故名。1
在今山东青岛市西南,其颈与青岛相联属。清道光《胶州志》总图有“团岛”。
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崖州置,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政和七年(1117)改为吉阳军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以崖州改置,治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政和七年(1117年)改为吉阳军。
西汉置,为定襄郡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。东汉属云中郡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“成”一作“盛”(《魏书·序记》)。西汉置,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。为定襄郡治。东汉初改属云
简称春江。在浙江中部。钱塘江干流之一段。上起桐庐县桐庐镇,接桐江,下迄萧山市闻家堰,连钱塘江。《清一统志· 杭州府一》: 富春江“自桐庐经富春入钱塘江”,故名。唐罗隐有 《秋日富春江行》,宋陆游有 《
即涪陵郡。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邓芝传》: 延熙十一年 (248),“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,芝率军征讨,即枭其渠帅,百姓安堵”。
一名岑公洞。在今四川万县市南隔江一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7万州:岑公岩“在大江之南。广六十余丈,深四十余丈。一石岩溜,盘结状若华盖,左为方池,有泉涌出岩簷,遇盛夏注水如帘松篁藤萝,蓊郁葱翠,真神仙窟。
唐大历三年 (768) 置,为乾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。后废。
即今江苏沛县西北庙道口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庙道口店 “在沛县西北三十里。有公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