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新疆和静县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卷60: 珠勒都斯山 “其中多黄金。东西珠勒都斯之水出焉,是为海都河之源”。为土尔扈特、和硕特游牧处。
唐天宝二年 (743) 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南四十里。后属鄂州。五代吴顺义七年 (927) 改为崇阳县,徙治今崇阳县。南唐又改为唐年县。北宋开宝八年 (975) 又改为崇阳县。古县名。唐
春秋时秦都。在今陕西凤翔县南三里豆腐村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德公元年 (前677),“初居雍城大郑宫。以牺三百牢祠鄜畤,卜居雍”。即其地。战国时孝公于此置雍县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右翼后旗: “牧地在青海东岸。东至贺尔,南至恰沙图,西至哈拉素布鲁汉,北至库库诺尔。”
一作虎北口馆、古北馆。辽置,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古北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开运二年(945),“契丹主还至虎北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人 《使辽行程记》 云: 自檀州北行八十里,又八十里至虎北口馆。”
在今江西金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金溪县: 福水在 “县南十里。源出南城县界,经梅峰北至鼓楼冈,折而西至临川界,会百门港水”。
西魏改高陆县置, 属汉东郡。 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。隋大业初废。
即今江西吉水县西北阜田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又名禾山。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永新县: 秋山 “一名禾山”。
一名覆蓬山、中峨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。晋干宝 《搜神记》 卷1: “前周葛由,蜀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作羊卖之。一旦乘木羊入蜀中。蜀中王侯贵人追之,上绥山。绥山多桃,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