溱溪县
北宋大观二年 (1108) 置,为溱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乡。宣和二年 (1120) 废为砦。
(溱zhēn) 古县名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吹角,属溱州。宣和二年(1120年)降为寨。
北宋大观二年 (1108) 置,为溱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乡。宣和二年 (1120) 废为砦。
(溱zhēn) 古县名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吹角,属溱州。宣和二年(1120年)降为寨。
应为今北京市北海、什刹海、积水潭等湖泊的前身。《金史·河渠志》 载:“金都于燕,东去潞水五十里,故为闸以节高良河、白莲潭诸水,以通山东、河北之粟。”
唐置,属永清县。即今河北霸州市。《旧五代史·世宗纪》: 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 四月,帝自乾宁军 “驾御龙舟,率舟师顺流而北,首尾数十里。辛丑,至益津关……以益津关为霸州”。即此。唐置,在今河北省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二十里八岭山。朱植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五子。洪武十一年(1378)封卫,二十五年改封辽,就藩广宁州。永乐二年(1404)迁荆州府,二十二年卒。洪熙元年(1425)葬此。
唐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贞元九年(793),董勔“围维州,搏栖鸡,攻下羊溪等三城”。
又名乞督军山、都督军山、于都斤山、於都斤山、都斤山、马德鞬山等。即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。即“于都斤山”。
即勃海所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 黄花路城 “在昌平州东北一百里。旧名勃海所。明弘治中置千户所于此。万历初移置于慕田峪,四年复还旧治。本朝顺治初改设黄花路参将驻守,后改都司,今
明洪武八年(1375)置,属西宁卫,为羁縻卫。治所在撒里畏兀(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)。永乐四年(1406)迁治昔儿丁(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花土沟镇东北冷湖镇东北)。《明史·西域二》 安定卫:“
又名王家巷。即今江西进贤县东南三十里下埠集乡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4有下埠集。
1913年改武陵县置,为武陵道治。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。1916年属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0年析置常德市。1988年撤销常德县,并入常德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改武陵县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。
即今湖北蕲春县东北八十里张榜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《乡镇》:“张家榜镇,在州(蕲州故治,今蕲州镇)东北百六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