湫山
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严州府建德县: 湫山在 “府 (治今梅城镇) 东北四十里,与乌龙山及桐庐县之清凉山相峙,高六百丈,周百里,上有石湫,岁旱不涸,因名”。
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严州府建德县: 湫山在 “府 (治今梅城镇) 东北四十里,与乌龙山及桐庐县之清凉山相峙,高六百丈,周百里,上有石湫,岁旱不涸,因名”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智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②1914年改保定县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。1949年废入文安县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
从辽宁锦州经朝阳至内蒙古赤峰。为锦朝线的延长线。
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5:分宜县西北有杨桥。
即潴湖集。今河南上蔡县东南洙湖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四年 (1865) 七月,赖汶光军 “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、塔桥寨、洪桥寨”。
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郧阳府》: 城关镇 “在竹溪县东七十里”。
又称巴甸江。即今甸溪河。在云南弥勒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弥勒州:八甸溪“在州治北。其源有三,一出旧村,一出阿欲山,一出北倾山,至州治东而合流,南入盘江,或谓之巴甸江”。
即昆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(松江镇)西北二十三里。南朝梁时设昆山县于其北。唐天宝中因置华亭县,昆山县移治西北马鞍山下。后马鞍山习称昆山,此山遂名小昆山。
即觉生寺。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。即“觉生寺”。
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。即“两浙西路”。
在今广东南海市东,东北距广州市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扶南水在“府西南十六里。一名扶溪, 民居环错,多菱芡之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