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。东晋属晋康郡。南朝宋元嘉中为晋康郡治。齐属晋康郡。梁复为晋康郡治。隋属信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为康州治。天宝初为晋康郡治,乾元初复为康州治。南宋为德庆府治。
即今江苏江都市驻地。据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8:“扬州东陵圣母庙主女道士康紫霞,自言少时梦中被人录于一处,言天符会摄将军巡南岳……恍惚而返,鸡鸣惊觉, 自是生须数十根。”人谓之仙女,后因立庙祀之,名曰
①北齐改西楚州置,治楚城(今河南信阳县北五十一里长台关西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②隋开皇九年(589)置,治所在零陵县(今湖南永州市)。大业初改零陵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永州。天宝元年(74
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十里嘉陵江东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4广元县:“本志:北十里千佛岩,即古龙门阁,先是悬岩架木,作栈而行,后凿石为千佛像,成通衢矣。”摩岩造像始于南北朝,迄于清,以唐为主。从南至北
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北峰尾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移沙格巡司于此,并改名峰尾巡司。清初废。即今福建省惠安县东北山腰镇东峰尾村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郑成功北伐,命黄昌驻守峰尾寨,即此。
清置,属松潘镇。治所在杂谷厅 (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)。设副将、都司、千总、把总驻守。
西汉置,属云中郡,为西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南拐子上古城。东汉改名箕陵县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东岸。为云中郡西部都尉治。东汉改名箕陵县,末年
唐大和五年(831)置,属扬州。即今江苏如皋市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为如皋县。
即今越南北部之红河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2安南国: “自邕州左江永平寨南行,入其境机榔县,过乌皮、桃花二小江,至湳定江,亦名富良江,凡四日至其国都,乃郭逵师所出也。”
又名阳人聚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郑强为楚王使于韩,矫以新城、阳人,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庄襄王元年(前249),“东周君与诸侯谋秦,秦使相国吕不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