渑河
源出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广阳山,南流入谷水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谷水又东,左会北溪,溪水北出黾池山,东南流注于谷。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。”
源出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广阳山,南流入谷水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谷水又东,左会北溪,溪水北出黾池山,东南流注于谷。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。”
即今新疆伊宁县东南喀什乡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2伊犁东路: 哈什 “在空格斯北,为伊犁东最近要地。与空格斯唇齿相依,形势殊胜。乾隆二十年五月,将军班第、尚书鄂容安驻防伊犁。阿睦尔撒纳叛,从贼宰桑
在今江西万安县城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惶恐滩 “在万安县治西。旧名黄公滩,后讹为惶恐滩。宋文天祥诗,惶恐滩前说惶恐,即此”。在江西省万安县城南门外100米龙溪水入赣江处。在原赣江十八滩中最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山丹州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。清雍正二年(1724)降为山丹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甘肃省山丹县。属陕西都司,后属行都
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岛东北东引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东涌山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清光绪元年 (1875) 改淡水厅置,属台北府。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,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。新竹原名竹堑,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。设县时取竹堑之 “竹”
在今陕西黄陵县南。姚秦时戍守处。《晋书·姚兴载记下》:“姚详时镇杏城,为赫连勃勃所逼,粮尽,委守南奔大苏。”即此。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南。东晋义熙七年(411年)姚秦将姚详为夏赫连勃勃所逼,自杏城南奔于此
一作焦家巷。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盩厔县: 焦家镇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”。
1920年改普兰行政区置,属云南蒙自道。治所即今云南西畴县。民国《西畴县地志》:“县属全境分西洒、畴阳两区,取每区之首一字,故命名曰西畴县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东南部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
即今甘肃定西县西北六十里称钩驿乡。清时置驿丞和递运所于此。
亦作平石。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一百六十里老坪石镇。清有千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