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渠
①在今陕西长安县西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2: 清渠 “在 (长安) 县西五十里,自鄠县界来,经县界十八里入于渭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至德二年(757),郭子仪图复西京,“进屯潏西。安守惠、李归仁军于京城西清渠”。即此。
②即大清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,唐徕渠与汉延渠之间。
①在今陕西长安县西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2: 清渠 “在 (长安) 县西五十里,自鄠县界来,经县界十八里入于渭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至德二年(757),郭子仪图复西京,“进屯潏西。安守惠、李归仁军于京城西清渠”。即此。
②即大清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,唐徕渠与汉延渠之间。
即今广东龙门县西南九十里永汉镇。清移庙子角巡司于此。
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7长河县有“张公故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平原县:张公故关“即县之张公渡”。
在今江西进贤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进贤县:三阳水在“县北六十里。上源在县西,曰南阳、洞阳、武阳,合流经此,故曰三阳。又东北入鄱阳湖。李琯曰:进贤县之水惟以鄱阳为统会,而水之经则曰三阳”。
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八十七里司门前镇。原属邵阳县,明、清于此置巡司。1947年划归隆回县。
从辽宁大连西北周水子,经长岭子至旅顺。全长50.8公里。为南满铁路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三年 (1903—1907) 由俄、日先后修筑。
春秋、战国时郑国之都。即今河南新郑市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郑庄公曰,“吾先君新邑于此,王室而既卑矣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新郑: “ 《诗》 郑国,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,后为韩所灭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里。北魏尝侨置鲁县于此。②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6鲁山县:“鲁城,在县东北十七里,高齐置以御周。”③又作鲁陈。即柳城。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鲁克沁镇。《明史·西域传·柳城
亦名梁山、剑山、剑门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小剑戍“西去大剑三十里,连山绝险,飞阁通衢,故谓之剑阁”。《寰宇记》卷84剑门县:“大剑山亦曰梁山。《山海经》:高梁之山,西接岷、崌,东接荆
明洪武初改沈丘县置,属颍州。即今安徽临泉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蒲亭县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作“蒲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