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平县

清平县
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贝丘县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。隋大业末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博州。北宋初属大名府。元丰中河决,徙治明灵砦 (今高唐县西南清平)。元属德州。明属东昌府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德临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56年撤销,并入高唐、临清二县。

②明弘治七年 (1494) 改清平长官司置,属麻哈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。后改属独山州。清康熙七年 (1668) 省入麻哈州。十一年(1672) 复置,属都匀府。1914年改名炉山县。


古旧县名。(1)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贝丘县置,治今山东省临清市东水城屯村。属清河郡。唐属博州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年)徙治明灵寨,即今高唐县西南清平镇。属大名府。元属德州。明、清属东昌府。解放战争期间属冀南解放区。1948年初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萧永智烈士,改名永智县。原属山东省,1949年属平原省,1952年复属山东省。1956年并入临清县和高唐县。(2)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置清平长官司,弘治七年(1494年)升为县,治今贵州省凯里市西北清平。属独山州。清康熙七年(1668年)省入麻哈州;十一年复置,属都匀府。1914年因与山东省清平县重名,改名炉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郡江

   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昭平县 “浊水江” 条下: 富郡江 “源出贺县界,流经马江废县,入府江 (漓江)”。

  • 水南墟

    即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四十里水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抚州府乐安县:西南有“水南墟”。

  • 永归县

    西魏改白水县置,属普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五十里店子乡。隋属普安郡。唐武德初属始州。先天二年(713)属剑州。天宝初属普安郡。乾元初复属剑州。北宋乾德五年(967)废入剑门县。古县名。西魏以白水

  • 余姚县

    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姚江北岸。据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越人谓盐曰余。”余姚乃古越语地名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:“顾野王云,舜后支庶所封之地。舜,姚姓,故云余姚。”显系出于附会。《水经·

  • 铁山镇

    ①宋置,属永川县。在今四川永川市东二十里。②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万载县: 铁山镇 “在县西铁山下。有铁山界巡司,明初置”。(1)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南部,西临渤海。面积6

  • 律高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南一百里朋普。三国蜀废。西晋咸宁元年 (275) 析修云、俞元二县复置,为兴古郡治。东晋郡治他移,仍属兴古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

  • 榆树铁路

    从吉林陶赖昭 (今松原市东南陶赖昭镇) 至榆树 (今榆树市)。长76公里。1943年修筑。

  • 定辽卫

    明初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辽阳 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后分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卫。中卫,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治辽阳城东南隅,左、右卫,洪武六年以千户所升置。前卫,洪武八年置,治辽阳城东北隅。后卫

  • 绳金塔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猪市街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》: 绳金塔寺 “在南昌县进贤门外。唐天祐中建。内有绳金宝塔”。今塔为清同治七年 (1868)修建。

  • 肥牛亭

    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。《汉书·张禹传》:鸿嘉中,禹 “自治冢茔,起祠室,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,又近延陵,奏请求之,上以赐禹,诏令平陵徙亭它所”。《清一统志》 引 《咸阳县志》: 肥牛亭 “在汉平陵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