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西

淮西

①地区名。亦称淮右。隋唐以前,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,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,所以习称今皖北、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。《史记·荆燕世家》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立 “高祖弟交为楚王,王淮西三十六城”。

②唐方镇名。为淮南西道简称。


(1)古地区名。隋唐以前,从长江下游通向中原一般都在今安徽省寿县附近渡淮,这一段淮水流向系自南向北,故习称今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,亦称淮右。(2)唐方镇名。全称淮南西道。至德元载(756年)置淮南西道节度使,简称淮西节度使,治颍川郡(今河南许昌市)。乾元元年(758年)移治郑州(今河南郑州市),次年移治寿州(今安徽寿县),上元二年(761年)移治安州(今湖北安陆市),大历八年(773年)移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,十一年移治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。十四年还治蔡州,号为淮宁军,寻又改为申光蔡节度使。贞元十四年(798年)改号彰义军,元和十二年(817年)复为淮西节度使。长期领有申、光、蔡三州,相当今河南省郾城、上蔡、新蔡以南,西平、遂平、确山、信阳以东地区。长期为李希烈、吴少诚、吴少阳、吴元济等割据,元和十二年(817年)为中央平定,次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源县

    ①隋仁寿四年(604)升汉源镇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2汉源县:“因汉川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临邛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为登州治, 九年(626)属雅州,贞观二年(6

  • 南汝阴郡

    东晋时侨置,属南豫州。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合肥市西北)。南朝梁改为汝阴郡。东晋侨置,治汝阴县(今安徽合肥市)。属豫州。南朝宋属南豫州,齐复属豫州。梁改为汝阴郡。

  • 七盘山

   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八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6邛州:七盘山“在临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七盘山“有石径自趾至巅,委曲七盘。其相近者曰马崖山,以崖石如马形也”。②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寰宇

  • 赤亭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西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。大明八年(464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以豫部蛮民置,治今湖北省麻城市西。属西阳郡。大明八年(464年)废入阳城县

  • 迁江县

    北宋天禧四年(1020)改思刚州置,属宾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迁治红水河南岸(今迁江镇)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属思恩府。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。192

  • 彭田港

   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石首县 “东山” 条下: 猎货山 “下有彭田港,宋时商贾舟楫往来贸易于此。水涨亦通洞庭”。

  • 峪河集

    即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四十四里峪河镇。清乾隆 《卫辉府志》 卷8 《市集》: 辉县 “峪河” 有集。

  • 葡萄山

   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 葡萄山 “上多葡萄,故名”。

  • 鹿浑谷

   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(443),世祖远征蠕蠕,“车驾至鹿浑谷,与贼将遇,吴提遁走,追至頞根河,击破之”。《北史》 谓 “鹿浑海之谷”。在今蒙

  • 高梁亭

   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附近。《宋书·檀道济传》: 南朝宋元嘉八年 (431),“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、骁骑将军段宏奋击,大破之。转战至高梁亭”,即此。约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,一说在东阿县境。南朝宋元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