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南国

淮南国

西汉高祖五年 (前202) 以九江、衡山、庐江、豫章四郡置,治所在六县 (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),十一年 (前196) 徙治寿春县 (今寿县)。文帝七年 (前173) 废。十六年 (前164) 以故淮南国九江郡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霍山、潜山以东的淮南 (除天长县外) 地区,河南东南角、湖北东部一小部分及江西省。元狩初国除为九江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复为淮南国,四年 (223) 改为淮南郡。太和六年 (232) 为楚国,嘉平元年 (249) 复改为淮南郡。


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以九江、衡山、庐江、豫章四郡置,治六县(今安徽六安市北),旋徙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霍邱、六安、舒城、庐江、枞阳等市县地以东,凤阳、定远、来安等县以西,淮河以南,长江以北;河南省固始、潢川两县和淮滨县淮河以南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地。文帝后辖境缩小。武帝元狩元年(前122年)国除为九江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年)又改淮南国,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,巢湖、肥西以北,寿县、肥西以东,凤阳、滁州以西地区。后又改为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氐道

    西汉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陇西郡氐道:颜师古注曰:“氐,夷种名也。氐之所居, 故曰氐道。”西晋废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礼县西北。属陇西郡。因其地为氐族所居,故名。景帝时,

  • 寿岳

    即“艮岳”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东京:“宣和六年,诏以金芝产于艮岳之万寿峰,又改为寿岳。”

  • 东昌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二十八里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衡漳又径东昌县故城北,经所谓昌亭也,……俗名之曰东相,盖相、昌声韵合,故致兹误矣。西有昌城,故目是城为东昌。”西汉本始四

  • 离乡聚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。《后汉书· 刘玄传》: 王莽末,新市人王匡、王凤等义军 “共攻离乡聚,臧于绿林中,数月间至七八千人”。

  • 红土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七里红土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红土堡“嘉靖二十七年筑,万历二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。堡西距右卫仅十五里,迤东则黄土、牛心、云阳诸堡也”。

  • 江油戍

    亦作江由戍、江油关。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景元四年(263)冬,“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境七百余里,凿山通道,造作桥阁。……先登至江由,蜀守将马邈降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丁字沽

    在今天津市北红桥区北部,北运河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武清县:丁字沽“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。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”。又同书卷13静海县:丁字沽“在天津卫东北五里。自武清县汇白河之水注于直沽,今有丁字沽渡”

  • 兰嵯山

   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。《后汉书·袁尚传》:建安九年(204),曹操攻邺,袁尚救援,为操所败,“尚还走兰口”。注:“相州安阳县界有兰嵯山,与邺相近。盖兰山之口。”

  • 欢墩埠镇

    即今江苏赣榆县西南欢墩镇。清光绪《赣榆县志》卷3:“又西去治七十里欢墩埠镇。”

  • 戏楼张村

    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北六十六里楼张镇乡。清光绪《巨鹿县志》卷1:东北台头社有戏楼张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