淤口关
唐置,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。五代晋入契丹,周世宗六年 (959) 收复,复置淤口寨,与益津、瓦桥合称三关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 于此置破虏军。
唐置,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信安镇。五代晋初地入契丹。周显德六年(959年)收复其地,设淤口寨。与瓦桥关、益津关合称三关,为北宋边防要地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升为破虏军。
唐置,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。五代晋入契丹,周世宗六年 (959) 收复,复置淤口寨,与益津、瓦桥合称三关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 于此置破虏军。
唐置,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信安镇。五代晋初地入契丹。周显德六年(959年)收复其地,设淤口寨。与瓦桥关、益津关合称三关,为北宋边防要地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升为破虏军。
即骠骑航。在今江苏南京市通济门南秦淮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十四年(582),后主弟叔陵据东府作乱,摩柯攻之,叔陵“帅步骑数百,自小航渡,欲趣新林,乘舟奔隋”。即此。建康浮桥名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
北魏太安二年 (456) 置,为代名郡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。后废。
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部、桑江支流和平河东岸。和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70。原称官衙街,后改今名。产稻、玉米、木材、油茶、油桐、棕皮等。特产“龙脊茶”。有农机、木材加工、酿酒、竹
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六里三里坝镇。清同治《建始县志》卷2《场市》:东乡有“三里坝”。
1949年解放后由龙游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。1949年10月撤销,并入龙游县。
隋开皇初改广武县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。寻复为广武县。开皇中复名邑次县。大业二年(606)改名允吾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改广武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庄浪河畔。属武威郡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南口镇雪山村。1961—1981年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早期铜器文化遗存: 第一期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,与中原仰韶文化有密切关系,距今约六千年; 第二期属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
清置,属贞丰州。在今贵州贞丰县西八十里。旧有守备把总外委驻防。
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,高州刺史李迁仕,“遣主帅杜平虏将兵入灨石,城鱼梁以逼南康”,即此。
又作十二子石。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南卡里马塔岛稍北,或以为即其中之塞鲁土岛。《顺风相送》“猪蛮饶潼回针再详”条:“(假里马)用单壬五更见十二子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