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北齐置,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。②北宋熙宁七年(1074)废永和县为镇,属安阳县。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。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
亦名高车岭。在今陕西商州市南二里。《水经·丹水注》: 丹水 “又东径高车岭南”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3引 《高士传》 曰: “高车山上有四皓碑及祠,皆汉惠帝所立也。汉高后使张良诣南山迎四皓之处,因名高车
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北巡检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城县: 崎山镇在 “县北二十五里。以在崎山下而名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、武宣、象州等县一带。南齐以后废。
①亦作蒱泽县。西汉置,属五原郡。治所当今内蒙古达拉特、准格尔两旗境。为属国都尉治。东汉废。王先谦 《汉书补注》: “蒱泽,官本作蒲泽。”②五代晋改堂阳县置,属镇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。后汉复为堂阳
①明洪武九年(1376)改达州置,属夔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。正德九年(1514)复升为达州。清嘉庆七年(1802)又降达州为县, 为绥定府治。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76年析
一名纥千山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,与阳高县接界。《元和志》卷14云中县:“纥真山,在县东三十里。虏语纥真,汉言三十里。其山夏积雪霜。”
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九河白族乡(白汉场)。由剑川出中甸、维西要道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
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。1960年在此发现典型的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夏家店遗址。
明置,即今贵州修文县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“正德元年冬,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。守仁抗章救,瑾怒,廷杖四十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”即此。在今贵州省修文县。明正德初王阳明贬谪为龙场驿丞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