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陵县

海陵县
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0泰州海陵 “以其地并海而高,故名”。东汉属广陵郡。东晋义熙七年 (411) 为海陵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名吴陵县。七年 (624) 复名海陵县,属扬州。五代吴乾贞中置海陵制置院。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复为县,为泰州治。宋为泰州军治。元为泰州路治,后改为泰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泰州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即今江苏省泰州市。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。属临淮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复置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名吴陵县,七年复为海陵县。明洪武初废入泰州。南北朝时曾为海陵郡治所,五代南唐以后为泰州治所。(2)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江苏省东海县析置。1946年改为东海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渝山

    亦作林榆山、临余山。又名马坡头。在今河北抚宁县东三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0卢龙县: “临余山本名临渝山,音讹为余。有关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5永平府: 临渝山 “在抚宁县境。峰峦崛起,高千余仞,下临渝

  • 梁安县

    ①即黄安县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 一百二十里王河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梁分梓潼县置梁安县,寻改为黄安。”②南朝梁置,为崇义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。北周为遂安郡治。隋开皇七年 (5

  • 竹溪

   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竹溪“在县南七里。源出竹��岭,南流经横山下, 又东南注于松溪”。②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徂徕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“徂徕

  • 林西原

   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境 (今河内市西北)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: “安南桃林人者,居林西原,七绾洞首领李由独主之,岁岁戍边。” 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安南太原府: 林西原 “在峰州西”。

  • 上高县

   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上高场置,属筠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6上高县:“以地形高上,故曰上高。”宋属瑞州。元属瑞州路。明、清属瑞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在

  • 黄州

   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安平县 (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东兴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防城港市、钦州市部分地及越南芒街一带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玉州。②北周大象元年 (579) 改南司州 (司州)

  • 三溪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东溪镇。一说在今三江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0南州三溪县:“以县内有僰溪、东溪、葛溪,三溪合流,故以为名。”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五年(631年)置,治

  • 渌境堡

    明置,即今广西横县西北郁江东岸六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永淳县: 渌境堡 “在县西十五里江滨”。

  • 下桥大河

    在今云南曲靖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越州卫:下桥大河“在卫(治今市东南越州镇)西五十里。曲靖府境之水及龙潭河水合流而下,汇为大河,南注于南盘江”。

  • 鸣鹤园

    俗称老五爷园。在今北京城西北郊海淀镇以北,今北京大学校园西北隅。为清道光皇帝五弟惠亲王绵愉赐园。同治三年 (1864) 绵愉死后仍归其后人所有。清末徐世昌租占后,园内建筑遭到严重破坏。庭院东侧假山上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