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津镇
本名直沽,元延祐三年 (1316) 改名海津镇。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。至正九年 (1349) 设镇抚司。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、右卫,自此遂称天津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“海津镇” 条下载: “ 《旧志》,天津本边口关名,在良乡县北百余里,自永乐改置三卫,天津之名,遂移直沽矣。”
古镇名。旧名直沽。元延祐三年(1316年)改海津镇,即今天津市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天津卫移治于此。
本名直沽,元延祐三年 (1316) 改名海津镇。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。至正九年 (1349) 设镇抚司。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、右卫,自此遂称天津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“海津镇” 条下载: “ 《旧志》,天津本边口关名,在良乡县北百余里,自永乐改置三卫,天津之名,遂移直沽矣。”
古镇名。旧名直沽。元延祐三年(1316年)改海津镇,即今天津市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天津卫移治于此。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北郭内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盱眙县: “太极元年,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,以通扬州。”②即古沭河。在今江苏邳州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邳州: 直河,“ 《志》 云,蒙沂诸山之水,汇为
即封陵。战国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。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为钳矣州。后废。
1914年改大通县置,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治所在岔林河口 (今黑龙江省通河县)。以大通河为名。1928 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 年划归合江省。1949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回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中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大理府浪穹县: 普陀峒在 “县 (今洱源县) 东南十五里,为往来要隘之地,有巡司戍守”。清仍设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作蒲陀崆。
又作布吉村。即今广东深圳市东北布吉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安县深圳墟北有布隔墟。
又名宗哥川。亦曰宗水。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。水出西南远山,东北流径牛心堆东,又北径西平亭西,东北入湟水。”
辽置,为辽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五十八里辽滨塔村。金属沈州。元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村。为辽州治。元废。
即冻州。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上下冻州:“本西原农洞地,旧名冻江,宋置冻州。”
即今河北香河县东二十五里渠口镇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四》: 渠口集 “旧有土堡,今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