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江
①又名浣浦、浣沙溪。浦阳江流经今浙江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江道的称谓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10诸暨县: 浣江 “在县东南一里,俗传西子浣纱之所”。
②在今云南华宁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宁州: “浣江在州 (今华宁县) 西南三里。水从州北晴龙潭流下,夹岸林树阴森,为行客饯别之所。经州南,又东南会于婆兮江。”
古水名。又称浣浦、浣纱溪。即今浙江省浦阳江流经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河段。山下江侧有浣纱石,相传为美女西施浣纱处。
①又名浣浦、浣沙溪。浦阳江流经今浙江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江道的称谓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10诸暨县: 浣江 “在县东南一里,俗传西子浣纱之所”。
②在今云南华宁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宁州: “浣江在州 (今华宁县) 西南三里。水从州北晴龙潭流下,夹岸林树阴森,为行客饯别之所。经州南,又东南会于婆兮江。”
古水名。又称浣浦、浣纱溪。即今浙江省浦阳江流经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河段。山下江侧有浣纱石,相传为美女西施浣纱处。
1914年以前上海道置,属江苏省。治上海县(今上海市)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和江苏太仓、海门、启东三市地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以清末松江府、太仓直隶州及海门直隶厅辖境置,治上海县(今上
清地区名。指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之地。明末,漠南(包括兴安岭东)蒙古各部归附后金、清,编为旗,设札萨克管领;至康熙九年(1670),陆续增置至四十九旗,各旗牧地也先后划定。按各部地域,若干旗会为一盟,置盟
即王泽市。今浙江嵊县东黄泽镇。清道光《嵊县志》 称: 《旧志》 作黄泽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。为浙东门户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裁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北海门。属浙江都司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裁。
北宋置,属彭水县。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郁山镇。(1)在江苏省昆山市中部偏北、青阳港畔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7平方千米。人口18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玉山,人口13万。因处马鞍山(又名玉山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隋昌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。天宝元年 (742)改名陉邑县。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益州 (后属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长寿二年 (6
北宋初置,属延州延川县。在今陕西清涧县东北一百余里白草寺附近。元废。
即今山东莱西市北五十里马连庄乡。旧属莱阳县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莱阳县西北有马连庄集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疏勒州置,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伽师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1913年改为疏勒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
唐神龙元年 (705) 改他楼县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镇北侧。《元和志》 卷3: 萧关县 “因取萧关为名”。至德后设于吐蕃,大中间收复,置武州治此。后废。中和四年 (884) 侨治潘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