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浑河

浑河

①即今河北永定河。元、明时称浑河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浑河,本卢沟水。” 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 桑干河 “曰卢沟河,亦曰浑河”。

②即小辽水。古称辽水。今辽宁省东部辽河支流浑河。满语称瑚努呼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东京辽阳府: “浑河在东梁、范河之间。” 浑河发源于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滚马岭,经抚顺、沈阳西南流,至海城市西北三岔河处与太子河汇合,至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。

③即今吉林西北、内蒙古东北之霍林河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 太平元年 (1021) “如浑河”。即此。


(1)古水名。即今北京市、河北省境内的永定河。原名卢沟河,元、明以后因河水浑浊,又名浑河。元自麻谷(今北京市石景山北)以下分为两派:一派流至通州(即今北京市通州区)合白河;一派南流至武清县(即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武清)东合易水。明以后东派淤塞,南派屡经决徙,或西南流入新城县、雄县,或东出固安县、永清县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,进行整治,疏浚河道,修筑堤防,改道由固安县、永清县之北出三角淀,流至天津县(即今天津市)西沽,定名为永定河。(2)桑干河支流。在山西省北部。源出浑源县恒山北端西麓,西流到怀仁县新桥镇附近入桑干河。长105千米,流域面积2060平方千米。上游建有恒山水库。(3)古称辽水、小辽水。在辽宁省东部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浑河在东梁、范河之间。”原为辽河支流,1958年将外辽河堵截,使辽河与浑河分成两个独立入海的水系。因水势湍激,泥水混流而得名。今水澄澈,遇涨则浑。源出清原满族自治县东滚马岭,西南流经抚顺、沈阳、辽中等市县,到海城市三岔河附近纳太子河,顺大辽河南流,经大洼县田庄台于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。长415千米,流域面积2.54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87.9米3/秒。支流有苏子河等。上游河床陡峻,中、下游地势低洼。建有大伙房水库,以拦蓄洪水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湖里县

    西魏置,属南乡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北周废。

  • 勐 (猛) 岭

    又作普藤。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二十四里普文镇。版纳勐岭、勐旺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。

  • 惠怀县

    ①东晋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南。西魏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武建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。北周废。③南朝梁改旌阳县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西魏改为武山县。④南齐置,属新野郡。治所在今河

  • 慈氏山

    即第一山。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天台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 第一山 “在盱眙县治东,为县治主山。旧名慈氏山。上有米芾书 ‘第一山’ 三字,因名”。

  • 东安场

    五代楚置,即今湖南东安县西南二十里紫溪市镇。北宋雍熙元年(984)升为东安县。五代楚分零陵县置东安场,治今湖南省东安县南紫溪。以近东安江为名。北宋雍熙元年(984年,一作太平兴国七年〔982年〕)升县

  • 俱利城

    在今河南渑池县西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谷水又东径秦、赵二城南……世谓之俱利城。耆彦曰: ‘昔秦赵之会,各据一城,秦王使赵王鼓瑟,蔺相如令秦王击缶处也。’” 《元和志》 卷5渑池县: “谷水,南去县二百

  • 门山县

    北周大象元年(579)分汾川、云岩二县置,属乐川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门山村。《元和志》卷3门山县:“北有山,形似门,因以为名。”隋属延安郡。唐属丹州,武德八年(625)移治宋斯堡,在门

  • 安市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十五里营城子。西晋属辽东国。后废。②北魏置,属安乐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、宽城二县境。东魏元象中寄治于幽州北界,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北周废入密云县。古县名。(

  • 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。《春秋》:庄公十四年 (前680),“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”。杜注: “鄄,卫地。今东郡鄄城也。” 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威王九年 (前

  • 袁灶港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十六里袁灶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南通市)东有袁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