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洱海

洱海

明代以来西洱河又习称洱海。在今云南大理市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西洱海 “在府城东。古叶楪河也,一名洱海,又名西洱河。源自邓川,合点苍山之十八川而汇于此,形如人耳,周三百余里,中有罗筌、浓禾、赤崖三岛及四洲、九曲之胜,下流合于样备江。浓禾岛形如几案,故又名玉案山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太和县: “西洱河,亦名洱海,形如月抱珥,亦曰珥河。”


在云南省西部苍山东麓,大理市、洱源县间。因湖形似耳状,故名洱海。为构造断陷湖。湖面海拔1974米,面积249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20.7米,蓄水量25.31亿立方米。是云南省第二大湖。西汇点苍山麓诸水,湖水由西洱河流出,汇合漾濞江,注入澜沧江。湖面宽阔,湖水清澈,具灌溉、航运、发电、养殖等功能。富水产,以弓鱼最著。多禽、候鸟。湖滨有点苍山、大理古城(太和城)、崇圣寺、三塔、蝴蝶泉、德化碑等多处景点。古称甚多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、《水经注·叶榆河》称叶榆泽,《隋书》称西二河,《蛮书》称洱河,《新唐书》称西洱河。元、明亦用此名,亦称西洱海,述律杰《西洱海诗》亦称洱海,杨慎《云南山川志》:西洱海,“古叶榆河也,一名渳海,又名西洱河”。参见“西洱河(1)”。

洱海小普陀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安州

    明洪武六年(1373)置,属济南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。宣德元年(1426)改武定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棣州置,治今山东省惠民县。属济南府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惠民、乐陵、阳信、商河等县市地。宣德

  • 附城镇

   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附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 “路城镇”条下:“又附城镇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(1)在山西省陵川县西部。面积190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附城,人口 5400。唐武德元年设盖

  • 丘垭场

    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丘垭乡。清道光《南部县志》卷2:北路“丘垭场离城二百里”。

  • 钟 (鍾) 山县

    ①隋开皇初改齐安县置,属申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北中山铺。大业初属义阳郡。唐属申州。北宋开宝九年 (976) 废入义阳县。②1917年置,属广西桂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钟山县。以钟山为名。1928年直属

  • 肆卢川

    指今山西忻州市与原平县间之平川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嘉四年 (310) 刘琨大败刘虎,“刘虎收余众,西渡河,居朔方肆卢川”。即此。古地名。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年)

  • 郑村坝

    在今北京市东北二十里东坝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 建文元年 (1399),“李景隆及燕兵战于郑村坝,败绩”。即此。在今北京市东。《明通鉴》:明建文元年(1399年),燕王朱棣“与(李)景隆战于郑村坝,…

  • 弯头镇

    即湾头堰。北宋置,属江都县。即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湾头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扬州江都县有弯头镇。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,毁湾头港口牐,以遏金兵。《宋史· 李全传》: 南宋绍定三年(1230),李

  • 马神山

    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“红山”条下:“又马神山在镇东北二里,秋祭马社于此,因名。”

  • 淄川支线

    即黉山支线。自山东淄川 (今淄博市西南) 至黉山 (今洪山)。

  • 斗六

   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治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有“柴里斗六社”。康熙《诸罗县志》作“斗六门街”。本是洪雅族的一个社名,后简称“斗六”或“斗六门”。清光绪十九年(1893)云林县移治于此。日本占领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