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洪山

洪山

①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介休县: 洪山 “在县东南二十里。石洞水出其下”。

②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五十余里,与建瓯接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洪山 “插空耸秀,关塞一县水口。其下临溪有洪滩”。

③即今福建霞浦县南三十五里洪山。明嘉靖 《福宁州志》 卷2 《山川》 霞浦县: 洪山 “在四十一都。其绝顶势凌青苍,盖州南第一山也。登高眺远,温、台之境如在目中。相传葛洪至此炼丹,后仙去,因名山”。

④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尼姑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
⑤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南。产煤。1904年德国侵略者在此设 “黉山炭矿局”,并修筑了专用铁路,建立了 “黉山站”。1914年后日本侵略者取代了德国侵略者在山东的一切特权,黉山随之为日本侵略者所控制。据 《淄博矿务局志》 载: 1930年后,“黉山” 逐渐以同音演变为 “洪山”。称为洪山镇。

⑥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武昌府江夏县: 洪山在 “府东十五里。旧名东山。岩壑秀异。宋大观中改今名。有洪山寺。明初伪汉将张必先引兵援武昌,至洪山。上遣常遇春乘其未集,击擒之”。即此。今洪山西麓有施洋烈士墓。

⑦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沅陵县 “南山” 条下: 洪山 “有层峦叠障之胜”。


(1)又称葛洪山。在福建省霞浦县城南,福宁湾西北岸。属太姥山余脉。传东晋葛洪曾在此炼丹,故名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主峰海拔605米。由花岗岩构成。山多天然奇石,有仙人石、寿星石、石屏、石几、棋盘石等。(2)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。原名东山。宋末因随州大洪山幽济禅院(今宝通禅寺)为避兵乱迁此,遂易今名。明初常遇春败陈友谅部将张必先于此。由石英砂岩构成。最高点海拔115米。南麓有宝通禅寺、兴福寺塔、灵济塔和部分摩崖石刻,还有施洋烈士墓、北伐军官兵公墓,东北麓有庚子革命先烈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匹夫关

   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莆盛乡八甫村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匹夫关“在安定土司东一百八十里红水江北。峭壁万仞,下临大江,鸟道一线而渡,极为险峻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、红水河北岸。下

  • 黄土铺

    在今四川茂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威州: 黄土铺 “在州东北百里。宣德二年,松潘蛮攻围城堡,官军讨之,至黄土铺失利,松茂之道遂绝。即此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东北。明宣德二年(1427年),松潘土著起事

  • 青衣山

    即乌尤山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4平羌县: 青衣山 “在县南四十里。导江、沐水、平羌水、岷江水会于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》: 乌尤山,“ 《旧志》: 乌尤即青衣山,距州五里,关锁

  • 石关砦

    北宋置,属神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南。后废。

  • 金柳城

    在今甘肃广河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54河州大夏县: “金剑山在县西二十里,亦有金剑故城,一号金柳城,即前凉曾为金剑县于其中。”

  • 临济寺

    东魏兴和二年 (540) 创建,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。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,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。唐显通八年(867) 义玄逝世,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,即今澄灵塔,临

  • 柘矶山

    一名沙山。在今江西湖口县北四里柘矶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九江府湖口县: 柘矶山 “峰峦高峻,沙滩其下”。

  • 纪城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安东卫镇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九年(前523),“秋,齐高发帅师伐莒,莒子奔纪鄣”。杜注:“纪鄣,莒邑也。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齐建武二年(495),“青、冀二州刺史王

  • 遂江

    即今江西遂川县南遂川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龙泉县: 遂水 “在县治南。源出左右二溪,历八十四滩入于赣江。《志》 云,左溪有二源: 一出湖广郴州桂阳崛渡,一出南安府上犹县之大林,至南江口而合,经

  • 卢宅村

    在今浙江东阳市区东门外二里。当地卢姓居民长期聚族而居。自明永乐十九年(1421)族人卢睿成进士起,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,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。西面的卢氏宗祠是明代建筑物,雕饰精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