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口堰
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六十里北屯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醴泉县: 洪口堰 “即谷口,方言石阻河流为洪也。堰接泾阳县界,泾水会甘水流经此。元英宗至治初,陕西屯田府言,自秦汉至唐宋,每年例于八月差使水户,自泾阳西仲山下截河筑洪堰,改泾水入白渠,溉田七万余顷”。
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六十里北屯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醴泉县: 洪口堰 “即谷口,方言石阻河流为洪也。堰接泾阳县界,泾水会甘水流经此。元英宗至治初,陕西屯田府言,自秦汉至唐宋,每年例于八月差使水户,自泾阳西仲山下截河筑洪堰,改泾水入白渠,溉田七万余顷”。
即跋那山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三》 榆林郡:“西北到黄河二十里,去纥那山一百二里。”
明初置巡检司,属丽水县。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七十四里柳城镇。景泰三年 (1452) 于此置宣平县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马欢岛西南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干机斯礁。1947年改名北恒礁。
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武陵县: “东北有渐水,即鼎水也。”即“渐水”。
①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。应劭曰: “石过水为宕,水所蓄为渠,故县以是名。” 东汉建安末为宕渠郡治。南朝宋废。②南朝宋改垫江县置,为东宕渠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
六朝时通称都城建康 (吴名建业,今江苏南京市) 为京邑,以别于今江苏镇江市的京城 (简称京)。《三国志· 吴书 ·孙和传》: “宜立庙京邑”;《宋书·孝武帝纪》: 元嘉三十年 (453) 五月丙子,“
(1)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。为宁镇山脉西段中列。东西长约7千米,南北宽约3千米,周围约30千米,整体呈弧形。一般海拔100~300米,主峰北高峰海拔448米,为宁镇山脉最高峰。山势险峻,蜿蜒如龙。三
战国宋邑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 楚人黄歇说秦昭王曰,“秦、楚之构而不离,魏氏将出兵而攻留、方与、铚、胡陵、砀、萧、相,故宋必尽”。秦置砀县及砀郡。古邑名。春秋属
在今江西高安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瑞州府》: 鲇鱼洲 “在高安县东二十五里,当锦江水口之冲。水流突起,竹木萦回,为县之胜”。
亦名西延洞。又名西溪洞。即今广西资源县。《宋史·柳开传》:北宋雍熙四年(987)“徙全州。全西延洞有粟氏,聚族五百余人,常钞劫民口粮畜,开为作衣带巾帽,选吏勇辩者得三辈,使人谕之……。开即赋其居业,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