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过水
又名洞涡水。俗名小河。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。《水经· 洞过水》: “洞过水出沾县北山,西过榆次县南,又西到晋阳县南,西入于汾,出晋水下口者也。” 郦道元注: “刘琨之为并州也,刘曜引兵邀击之,合战于洞过,即是水也。” 《元和志》卷13太原府: 洞过水 “东自太原县界流入,西入于汾。……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,沾即今乐平县也,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太原县: 洞涡水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源出乐平县西陡泉岭,经平定州及寿阳、榆次诸县,下流经此入汾”。
又名洞涡水。俗名小河。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。《水经· 洞过水》: “洞过水出沾县北山,西过榆次县南,又西到晋阳县南,西入于汾,出晋水下口者也。” 郦道元注: “刘琨之为并州也,刘曜引兵邀击之,合战于洞过,即是水也。” 《元和志》卷13太原府: 洞过水 “东自太原县界流入,西入于汾。……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,沾即今乐平县也,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太原县: 洞涡水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源出乐平县西陡泉岭,经平定州及寿阳、榆次诸县,下流经此入汾”。
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罗源山在 “县西南二十里,横阳江流其下”。
一名溳山。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,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。《水经·溳水注》:溳水出大洪山,“山在随郡之西南、竟陵之东北,盘基所跨,广圆一百余里,峰曰悬钩,处平原众阜之中,为诸岭之秀。山下有石门,夹鄣
汉西域国名。在今阿富汗西部之赫拉特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乌弋“俗重妄杀。其钱独文为人头,幕为骑马。以金银饰杖,绝远,汉使希至”。公元1世纪时被贵霜国王吞并。
东晋改西阳国置,治所在西阳县(今湖北黄州市东)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、麻城及新洲、浠水等市县地。北齐为巴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东晋改西阳国置,治西阳县(今湖北黄冈市东)。属豫州。南朝宋辖境约相当今湖北
在今河南灵宝市城内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灵宝县: “有桃源宫,武德元年置。”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,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二十四年(1287)置乌撒乌蒙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威宁、赫章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乌撒土府。清康熙五年
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五十里池江镇。光绪《大清一统舆图》大庾县东北有“池江铺”。
明初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辽阳 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后分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卫。中卫,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治辽阳城东南隅,左、右卫,洪武六年以千户所升置。前卫,洪武八年置,治辽阳城东北隅。后卫
即今广东台山市南乌猪洲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乌猪门”。
又名西延镇。即今广西资源县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雍熙四年(987),“全之西溪洞粟氏,聚族五百余人,常抄掠民口粮畜。……(柳)开始至,为作衣带巾帽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