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0南阳府:风穴山“在汝州东北二十里。上有风穴。宋李廌有诗。吴几复隐此。旧有吴公祠、读书庵、雅才亭,俱废”。
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
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清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2:古县街“在二十七都,距城五十里”。
北魏平城宫内正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太安四年(458)三月,“起太华殿”。同书《高祖纪》:皇兴五年(471),孝文帝“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”。太和九年(485)二月,“癸未,大飨群臣于
东汉改都梁侯国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县东七里桥。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改为武冈县。西晋复置都梁县,属邵陵郡。移治今湖南隆回县。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武冈市东北。以县西都梁山得名
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蒙舍城(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图城遗址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部地。宋大理改开南县。南诏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
即今吉林临江市南大栗子镇。为鸭大铁路的终点站。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莒县东南高羊社。东汉省。西汉元帝封丞相薛宣置,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。东汉省。
南宋咸淳九年 (1273) 置,治所在清河县 (今江苏淮阴县西南)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废。南宋咸淳九年(1273年)置,治清河县(今江苏淮安市清河区东旧大清河口)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废
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5:“吴兴塘,太守沈攸之所建,灌田二千余顷。”在今浙江省湖州市东。原名获塘,晋吴兴太守殷康所开,溉田千余顷。后太守沈嘉重修,更名吴兴塘,可溉田二千余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