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陂河集
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 (1864) 五月十五日,“连陞驰抵拨陂河”。民国 《光山县志约稿》 卷1 《市集志》: 泼陂河集 “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”。
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 (1864) 五月十五日,“连陞驰抵拨陂河”。民国 《光山县志约稿》 卷1 《市集志》: 泼陂河集 “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”。
即今安徽滁州市北黄泥冈镇。清康熙《滁州志》 卷4有黄泥冈集。
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武定军民府: 虚仁驿 “在府北。《图经》: 府北有勒站及虚仁、环川、姜驿等站,达于四川会川卫境,自昔往来通道也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定阳县置,为汾州治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大业初为文城郡治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汾州,五年(622)为南汾州治。贞观八年(634)为慈州治。五代唐改为吉乡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
①在今河北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涉县: 通利渠在 “县西一里。下流入于涉河,居民资以灌溉”。②又名鱼君陂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任丘县: “有通利渠。开元四年,令鱼思贤开,以泄陂
即旺原集。今山东烟台市西南旺远。
西晋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当在今越南河北、谅山、兴海等省境。后废。
即今广东阳江市西南闸坡港。明时为防御倭寇要地。
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恩达。1912年改为恩达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置,治所即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西南恩达城。1912年改为县。
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部泗水附近,或谓在泗水南面的Bakachak河口。《元史·外夷·爪哇》:“(八节涧)上接杜马班王府,下通莆奔大海,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。”
在今浙江乐清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温州府》:白若岭“在乐清县东。谢灵运渡江而上,从斤竹涧过白若岭,即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