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潇山
即今江西、湖南二省边境之罗霄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卢萧山 “相传有道士姓萧者结庐山下,因名。卢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泸潇山 “在安福县西北一百二十里,跨萍乡县界。元赵仪可 《葛仙坛记》: ‘其山自萍乡蜿蜒而来,特起二峰,曰泸、曰潇,武功当二峰之中,二峰之水皆出其麓。泸水东流入彭蠡,潇水南流入洞庭,独武功之水出于其顶’。谨按,泸潇或作卢萧,又作罗霄。云昔有罗霄居此,因名”。
即今江西、湖南二省边境之罗霄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卢萧山 “相传有道士姓萧者结庐山下,因名。卢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泸潇山 “在安福县西北一百二十里,跨萍乡县界。元赵仪可 《葛仙坛记》: ‘其山自萍乡蜿蜒而来,特起二峰,曰泸、曰潇,武功当二峰之中,二峰之水皆出其麓。泸水东流入彭蠡,潇水南流入洞庭,独武功之水出于其顶’。谨按,泸潇或作卢萧,又作罗霄。云昔有罗霄居此,因名”。
元置,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云头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南京百一十 (里) 蛮出海(海即温之误)。” 后废。
亦名连水。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“涟水南流,注于东溪,谓之涟口。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。”
又名袁墓山。或作玄墓山、元墓山。俗名光福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。相传汉有邓尉隐此,故名。民国《吴县志》卷19:“玄墓山在邓尉山东南六里,本为一山,北称邓尉,而南称玄墓也。相传东晋青州剌史郁泰玄
元初改宣德州置,治所在宣德县 (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)。中统四年 (1263) 改为宣德府。元初升宣德州置,治宣德县(即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、蔚县、阳原、宣化、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
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长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2滁州:五湖山“在全椒县(按, 当为来安县)东北十八里。下有五湖,因名。在县境最为险要,控扼南北”。
在今宁夏同心县东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卷3韦州守御千户所: 琥八山 “在城南八十余里。胡名,华言色驳杂也”。
1936年改赤安县置,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。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。在陕西省西北部、北洛河上游,西南与甘肃省接壤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。人口12.8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。北
亦作彭镇墟。即今广东和平县东南五十里彭寨镇。清雍正 《广东通志》 卷18: 和平县有彭镇墟。
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壕庆河 (或译为浩琴河)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 喀西拉克河“在左翼后旗东五十里。源出色泊呼勒泉,东北流入奈马代泊”。
在今河北涞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昌县:对节砦,“与馒尖、窟龙、孟良、栳栳、夹鞍、五寨俱为戍守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