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泰和县

泰和县

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西昌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。大业间属庐陵郡。大业八年 (612) 移治今泰和县西六里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南平州治,八年 (625) 改太和县,改属吉州。贞观初还旧治,贞元三年 (787) 移治今泰和县。元元贞初升为太和州。明洪武初复改泰和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②北宋宣和中改万寿县置,属顺昌府。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八里旧县镇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并入颍州。元大德八年 (1304) 复置,改为太和县,移治今太和县。


(1)古县名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万寿县置,治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原墙镇。属顺昌府。金属颍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废,大德八年(1304年)复置,改名太和县,移治今址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中西部。属吉安市。面积2666平方千米。人口51.3万。辖16镇、6乡。国有武山综合垦殖场驻境内。县人民政府驻澄江镇。汉属庐陵县地。三国吴析庐陵县地置西昌县,治今县城西文溪村一带。属庐陵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更名安丰县。十一年以“地产嘉禾,为和气所生”更名泰和县。属吉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属庐陵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为南平州治。八年州废,称太和县,属吉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属庐陵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属吉州。贞元三年(787年)徙治于今址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县为州,属吉安路。明复降州为泰和县,属吉安府。清仍明制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39—194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曾驻县境中部上田村。1949年属吉安专区,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,1979年属吉安地区,2000年属吉安市。地处吉泰盆地南部,赣江纵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薯类、豆类、芝麻等,为全国商品粮、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和省重点油菜籽、甘蔗、花生生产区。特产泰和乌骨白羽鸡、百合、红瓜子。山地富森林,并产油茶、柑橘。有钨、铁、石灰石、瓷土、石膏、煤、钾盐等矿。工业有机械、建材、陶瓷、制糖、食品、化工、造纸、纺纱、皮革等。乌鸡补酒、乌鸡白凤丸、酱菜为优质名产。京九铁路斜贯东部,有赣粤高速公路,105、 319国道,万沙等公路。赣江水运上溯赣州,下达九江。纪念地有白云山战斗指挥所、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。名胜古迹有武山、杨士奇墓、快阁、龙头山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兴县

   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)改汉兴县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②1912年合乌程、归安二县置,属浙江钱塘道。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移治今

  • 苦草镇

    即今福建龙岩市。《清一统与 ·龙岩州》“龙岩故城” 条称: “县治旧名苦草镇。”古镇名。即今福建省龙岩市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新罗县迁治于此。二十四年升镇为县,仍名新罗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

  • 江油郡

    北魏孝武帝时置,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西岸南坝镇北旧州。《寰宇记》卷84江油县:“取江油水以称邑兼郡”为名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于此置龙州及江油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

  • 龙游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年(590)改青衣县置,为嘉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。《元和志》卷31龙游县:“以隋将伐陈,理舟舰于此,有龙见江水,引军而前,故名县。”大业三年(607)为眉山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嘉州治。天宝

  • 驮演寨

   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驮仁屯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拾翠洲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城区西南、珠江白鹅潭沙面。唐陆龟蒙 《送李明府之任南海》 诗: “侯吏多来拾翠洲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 广州府南海县 “琵琶洲” 条: 拾翠洲 “在府西南三十里。古有津亭,今建

  • 米脂水

    即今陕西米脂县之东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米脂县“无定河”条下:米脂水“在县治东南。《志》云:地沃宜粟米,汁如脂,因名。西流入无定河”。

  • 南浦

    ①亦名大信港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东梁山南大信镇。《宋书·南郡王义宣传》: 孝建元年 (454),“豫州刺史王玄谟舟师顿梁山洲内,东西两岸为郤月城,营栅甚固。……抚军柳元景据姑孰为大统,偏师郑琨、武念戍南

  • 观音铺

    ①即今河南商城县西四十六里观庙乡。清嘉庆《商城县志》:“相传观音大士现身度人处。后建有寺。旧址尚存。”②即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(观音堂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西昌县:观音铺“在县南一百六十

  • 果化墟

    即今广西平果县西北果化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果化土州图: 果化土州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