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府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安、金门、德化等市县地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二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 澎湖列岛划属台湾府。1913年废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、辖境同泉州路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2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澎湖列岛划属台湾府。1913年废。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安、金门、德化等市县地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二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 澎湖列岛划属台湾府。1913年废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、辖境同泉州路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2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澎湖列岛划属台湾府。1913年废。
本於潜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作於灊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。唐复为於潜县。
在今甘肃临洮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二年 (714) 十月,“薛讷与吐蕃战于武街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 《水经注》: 武街城在汉狄道县东白石山西北。唐为武街驿,与大来谷皆属临洮渭源县界。刘昫曰
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僧楼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方平镇” 条下: 僧楼镇 “在县东北”。在山西省河津市东北部,北依吕梁山,西靠209国道。面积75.2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僧楼,人口1.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“住牧上隆布族,距阿拉尼克隆布族三百余里。”清末与隆布土司合并为迭达土司。
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南部、仙人台西侧山中。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辽阳: 香岩寺 “在龙泉南。有仙人台”。寺宇分前后正殿和左右配殿。香岩寺旧为千山名胜之冠,至今寺周尚有名胜多处。千山第
①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北二十里复兴乡南,道通青神县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9: 夹江县北有板桥铺。②即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北板桥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遵义县: 板桥场在 “城北七十五里”。③
又名西湖。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四里。北出黄泗浦入江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10: 尚湖 “一名上湖,长十五里,广九里。上有虞山映带,颇为奇胜”。
①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②辽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爱民县(今吉林双辽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吉林双辽县地。金废。(1)唐以党项部落置,在今四川省阿坝
又作古奴、姑奴、奴调。“调”,梵文意为洲,或译为国。古地名。在今缅甸西南沿岸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康泰 《扶南传》 曰: “从迦那调洲西南入大湾,可七八百里,乃到枝扈黎大江口,度江径西行极大秦也。”
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七十里,枕鲁溪上。有石佛洞,传为刘真人修道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鲁溪洞 “幽邃嵌空,有楼台宫阙之状。峭壁环奇,龛像交列,有真仙古佛之容仪,虽绝世工巧追琢不能及”。②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