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阳三城

河阳三城

①唐时称河阳县治北中城及毗邻之中潬城、南城为河阳三城。三城皆濒临黄河。北中城,北魏太和二十年 (496) 筑,在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黄河北岸。北齐置行台,北周置河阳镇,隋移河阳县治此。唐建中二年 (781) 置河阳三节度使,会昌三年 (843) 兼置孟州。金大定中毁于河水,后复筑,称下孟州。中潬城,东魏元象元年 (538)筑,在北中城南黄河中沙洲上,并于此设河阳关。北宋嘉祐八年 (1063) 为河水所毁。南城,东魏元象二年 (539) 筑,在中潬城南黄河南岸 (今河南孟津县东老城)。黄河二派流贯三城之间,有河桥相连,为洛阳北面津要。自北魏至五代,历为军事重镇。

②唐方镇名。建中二年 (781)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,又称怀卫节度使,治河阳县 (今河南孟县南)。领怀、卫二州及河南府河阳、河清、济源、温、汜水五县。元和九年 (814) 增领汝州,并移治汝州 (今河南汝州市)。十三年 (818) 汝州改属东畿都防御使,罢河阳节度。会昌三年 (843)复置河阳节度,并于河阳置孟州,为河阳节度治所。


指唐代河阳县(今河南孟州市西)境内的北中城、中城和南城。北中城位于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、黄河北岸,筑于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年)。北齐曾于此置行台,北周改河阳镇,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徙河阳县于此。唐建中二年(781年)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治,会昌三年(843年)又增置孟州治此。金大定中为河水冲决。中城位于北中城南、黄河中沙洲上,筑于东魏元象元年(538年),北宋嘉祐八年(1063年)毁于河水。南城位于中城之南、黄河南岸,与中城同一年筑。三城之间有河桥相连,黄河两派流贯其间。自北魏至五代,当洛阳北面津要,为军事重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水

   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,东南流经县西北入西肥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夏肥水东流,左合鸡水,水出鸡陂。”

  • 宾瞳龙国

    亦作奔陁浪、宾陀罗、宾头狼、宾同陇、宾瞳胧、宾陁陵、宾童龙。故址在今越南中部之藩朗。为古代中西海上交通之要地。南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: “宾瞳龙国,地主首饰衣服与占城同。以葵盖屋,木作栅护,岁贡

  • 徒西县

    唐久视初置,属羁縻高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南。后废。

  • 蒲圃

   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初,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。” 又,十九年(前554),“公享晋六卿于蒲圃”。又,定公八年 (前502),“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小谷

    即谷。春秋时齐管仲食邑。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。《左传》:庄公三十二年(前661),“春,城小谷,为管仲也”。杜注:“小谷,齐邑。济北谷城县城中有管仲井。”

  • 真武山庙群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真武山上。清嘉庆 《宜宾县志》 卷6: 师来山在 “治北一里。竹木森列,俯瞰郡城。上有真武祠,俗呼为真武山”。庙建于明万历间扩建。清又增建。为川南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。今仅存玄祖殿、

  • 南垂镇

    清置,属潞城县。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北十五里南垂村。

  • 盘塘镇

   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盘塘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广济县 “大江” 条下: “ 《舆程记》,盘塘在县西三十里,对江即兴国州之富池也。” 明代捍江长堤自此起,下抵黄梅县之杨家穴。在湖南省桃源县东北部。面积83.

  • 小江镇

    亦曰小港。在今湖南常德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龙阳县:小江镇在“县西北四十里。澧江支流为鼎水,此即鼎水入沅处”。明置小江口巡司。(1)在江西省信丰县南部。面积2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
  • 侯官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省北部或内蒙古境。后废。② “侯” 一作 “候”。东汉末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西晋为晋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 改为原丰县,十二年 (592) 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