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桥

河桥

①战国秦建。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之间黄河上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昭襄王五十年 (前257),“初作河桥”。《正义》: “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,渡河至蒲州,今蒲津桥也。”

②西晋泰始十年 (274) 建。在今河南孟县南、孟津县东北黄河上。《晋书·杜预传》: “预又以孟津渡险,有覆没之患,请建河桥于富平津。” 自东晋至五代,为兵家必争之要津。

③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上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东汉永元五年 (93),护羌校尉贯友 “夹逢留大河筑城坞,作大航,造河桥,欲度兵击迷唐”。即此。后吐谷浑、吐蕃皆建桥于此。

④唐贞观中建,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、河南陕县西北黄河上。唐代通称大阳桥。


(1)古桥名。(1)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与陕西省大荔县东大庆关间的黄河上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昭襄王五十年(前257年),“初作河桥”。当是我国记载黄河上建桥之始。唐代称蒲津桥。(2)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、河南省陕县西北黄河上。唐贞观中建。唐代称大阳桥。(3)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、孟州市西南黄河上。西晋泰始中,杜预以孟津渡险,于富平津建浮桥,世称河桥。唐代称河阳桥。为兵争之地。历代屡毁屡建,北宋时尚存。(4)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上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永元五年(93年),护羌校尉贯友“夹逢留大河筑城坞,作大航,造河桥,欲度兵击迷唐”,即此。后吐谷浑、吐蕃皆建桥于此。(2)集镇名。浙江省临安市西南部,昌化溪、蒲溪、昌南溪交汇处。河桥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50。 以桥为名。原为木桥,清康熙八年(1669年)易木以砖,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改石桥,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重修。今为钢筋混凝土桥。产茶叶、蚕茧、板栗、山核桃。有造纸、五金等厂。昔为唐昌首镇,水运码头,以竹木交易称著。公路通市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妙真寨

   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2:“宋末李全据济南,其妻杨妙真所居,故名。”

  • 多云县

    一作多灵县。唐贞观中置,属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北。属芝州。北宋废。

  • 黄龙寺

    ①一名雪山寺、白鹿寺。明建,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七十里黄龙乡西玉翠山麓。民国 《松潘县志》 卷5: “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,故名。有前、中、后三寺,殿阁相望,各距五里。” 今仅存后寺。在前后寺间,有水池

  • 陈公堤

   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滑县“金堤”条下:陈公堤“在县南门外,宋滑州守陈尧佐所筑”。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德州:陈公堤,“宋陈尧佐守滑时,筑此堤以障黄河水患,

  • 兴和直隶厅

    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以丰镇厅二道河巡司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兴和县。1912年改兴和县。

  • 渐山

    ①俗名尖山。在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昌府: 渐山“在府东南六十八里。耸如卓笔,南接近进贤县界”。②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南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海澄县: 渐山 “在县 (

  • 大观港

   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湾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廉州营“千总分防大观港”。龙门协把总亦驻防于此。又称大洸港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海湾。清朝设龙门协把总驻防。

  • 泗源沟镇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泗源沟,临运盐河为市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仪征县: “泗源沟镇俗名十二圩,在城南五里。”

  • 景真八角亭

    在今云南勐海县城西二十八里景真山上。建于清康熙四十年 (1701,傣历1063年)。傣语称 “窝苏”,意为举行宗教仪式之地,或高级僧侣活动的经堂。高21米,由座、身、顶三部分组成。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

  • 永顺等处宣抚司

    元至正七年(1347)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为宣慰司。元至正七年(1347年)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属四川行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