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内郡

河内郡

①西汉高帝二年 (前205) 改殷国置,治所在怀县 (今河南武陟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,京汉铁路 (包括卫辉市) 以西地区。西晋移治野王县 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渐小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复置,治所在河内县(今沁阳市)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为怀州,天宝元年 (742) 复为河内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又改为怀州。

②东晋义熙十二年 (416) 侨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)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十二年 (416) 十月,“太尉裕以冠军将军毛脩之为河南河内二郡太守行司州事,镇洛阳”。南朝宋景平元年 (423) 废。


秦置,治怀县(今河南武陟县西南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,太行山以南,安阳、滑县以西地区。西晋徙治野王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魏、晋属司州,辖境略有缩小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大业初及唐天宝、至德时,曾改怀州为河内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同山银场

    北宋置,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。 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建阳县有“黄柏洋、武仙、大同山、瞿岭四银场”。

  • 东路中后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中巴颜西。

  • 造律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南永城县西五十里酂城东南隅。1930年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。

  • 大昌原

    在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附近。《金史·完颜陈和尚传》:正大五年(1228),“北兵入大昌原……(陈和尚)以四百骑破八千众,三军之士踊跃思战,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”。即此。

  • 容溪

   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之高滩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9梁山军: 容溪水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: 在忠州之故桂溪县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桂溪县: 容溪水 “在县南三里,西流入垫江 (县) 界”。

  • 琅琦屿

   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琅岐岛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五年 (1648) 春正月,“鲁王自闽安镇移次壶江、琅琦屿”,即此。

  • 武斯浑站

    一作乌思浑,又称二站。清光绪七年(1881) 置,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武斯浑河入牡丹江河口之东岗子村。因水得名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17: “正南距 (三姓) 城一百二十里二站,即武斯浑站。”

  • 大埠

    即今广西资源县(大合镇)。清康熙《全州志》图有大埠头。民国《全县志》第一编:“大埠头在西延中部资江滨。街衢长里许,货品俱备,延需多取给于此。”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南部。大埠乡人民政府驻

  • 丁奚城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县南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永初六年(112),羌零昌“以杜季贡为将军,别居丁奚城”。元初二年(115), 司马钧“攻拔丁奚城”。三年(116),“任尚遣兵击破先零羌于丁奚城”。皆此。在今宁

  • 越支盐场

    一名越支社。在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三十里。盛产盐。清于此置盐场,并设盐大使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二》: 越支盐场 “东接济民,西北至斗沽,接宝坻县芦台场,广袤二百四十里”。民国初并入芦台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