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沙州卫

沙州卫

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。宣德十年(1435)移治苦峪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),正统十一年(1446)废。


明永乐二年(1404年)置,治沙州故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因罕东卫部北支入侵,又受哈密所逼,宣德十年(1435年)移驻苦峪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),遥领其众。正统十一年(1446年)部众又内迁甘州(今甘肃张掖市),卫废,沙州遂为罕东卫北支所有,成化十五年(1479年)于此置罕东左卫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河镇

    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:滑州白马县有“灵河一镇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元年(954),“河决灵河”等八口。古镇名。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五代周黄河决口于此。

  • 铿口墟

    一作坑口市。即今湖南茶陵县东南五十里江口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茶陵州图: 东南有铿口墟。

  • 乾河

    在今山西翼城县南。《史记·白起传》: 秦昭王十四年 (前293),“起迁为国尉,涉河取韩安邑以东,到乾河”。《水经·浍水注》: 乾河 “西与田川水合,水出东溪,西北至浍交入浍”。

  • 牟娄

    一作无娄。春秋杞邑。在今山东诸城市西。《春秋》:隐公四年(前719),莒人“取牟娄”;昭公五年(前537),“莒牟夷以牟娄及防、兹来奔”, 皆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无娄。春秋杞邑,后属莒。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

  • 接龙场

    即今四川璧山县北保家镇。清同治 《璧山县志》卷1: 接龙场在“县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石矶津

    即富溪津市。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廉村。

  • 地架堡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:地架堡在“司(治今平头乡)东北。控御苗夷,最为要地”。

  • 上七里河

   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上七里河在“县西九里。西山诸水皆汇流于此,经南溪而入巢湖”。光绪《舒城县志》卷5:巴洋河(南溪)“又东数里为上七里河。旧名七里沟。明季巴洋河经流改由此,曰七

  • 北顾亭

   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,朱异曰:“陛下昔登北顾亭以望,谓江右有反气,骨肉为戎首。”

  • 楼观山

    亦名石楼山。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楼观镇。上有周康王大夫尹喜宅、老子陵、楼观等故迹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盩厔县: 老子陵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一名石楼山,又名楼观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