沂东县
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、莒县二县析置,治苏村(今山东沂南县东北苏村镇)。1948年撤销,并入沂水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沂水县东部及莒县西部置沂东办事处,治苏村(今属沂南县)。1948年撤销,并入沂水、沂南两县。
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、莒县二县析置,治苏村(今山东沂南县东北苏村镇)。1948年撤销,并入沂水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沂水县东部及莒县西部置沂东办事处,治苏村(今属沂南县)。1948年撤销,并入沂水、沂南两县。
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匈奴常败走,汉乘胜追北,闻冒顿居代谷。”
①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古城子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承德县图:东南有古城。②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四十里。明于此置仁寿驿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板仓村。徐达(1332—1385),字天德,濠州 (今安徽凤阳县) 人。明开国功臣,封魏国公。洪武十八年 (1385) 二月病卒,死后追封中山王,谥武宁,赐葬钟山之阴。墓前立明太
①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4年1月)置,属镇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。1912年改为太平县。②清嘉庆七年(1802)升太平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万源市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源市及城口县。道光元年(
西周封国。嬴姓。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僖公二年(前658),“齐侯、宋公、江人、黄人盟于贯”。公元前623年灭于楚。西汉置安阳县于此。古国名。周封国。嬴姓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南。《春秋》僖公二年
亦作罗回洞。北宋置,属邕州都督府。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罗回村。《元史· 文宗纪》:至顺元年 (1330) “广源贼弗道闭覄寇龙州罗回洞”。北宋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罗回。属邕州。
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。南入铜仁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铜仁府省溪司: “西有逻江, 即省溪。产金。”
即额尔德尼招。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西南。方观承《松漠草从军杂记》诗注曰:“厄尔得尼招,在喀尔喀王策令部内。厄尔得尼,宝也,招乃招提省文。地产金银,故称宝寺。寺前有元至正年梵文碑,文犹可辨。”清雍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东南包座乡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定边县南一百三十里。清康熙《延绥镇志》 卷1: 饶阳水堡 “宋夏州地,饶阳水头古萧关。明成化十三年,余子俊置,隶庆阳卫。十五年巡抚丁川改属本镇,城设在腹里,周围凡二里三十步。楼铺八座。万历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