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河
在今河北邯郸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一》 “渚、沁二河”条:“沁河在(邯郸)县北,其源亦有二:一在县西二十里曰岩嵛河;一在县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。二河皆出紫山,合流径县西北一里,又东绕县北入滏阳河。”
又称沁水。古称洎水、少水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谒戾之山,其上多松柏,有金玉。沁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”即此水。黄河下游支流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。源出沁源县北太岳山东麓,南流到河南省武陟县入黄河。长485千米,流域面积1.35万平方千米。水力资源丰富。主要支流有丹河等。
在今河北邯郸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一》 “渚、沁二河”条:“沁河在(邯郸)县北,其源亦有二:一在县西二十里曰岩嵛河;一在县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。二河皆出紫山,合流径县西北一里,又东绕县北入滏阳河。”
又称沁水。古称洎水、少水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谒戾之山,其上多松柏,有金玉。沁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”即此水。黄河下游支流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。源出沁源县北太岳山东麓,南流到河南省武陟县入黄河。长485千米,流域面积1.35万平方千米。水力资源丰富。主要支流有丹河等。
隋大业十二年 (616) 升隆龛镇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隆龛山在县西三里。” 县以山名。唐属普州,先天元年 (712) 改为崇龛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十
即今山东文登市西北汪疃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卷3《坊市》:城北三十里曰汪疃集。1949—1952年为昆嵛县治。
北宋置,属冠氏县。即今山东冠县东三十里桑阿镇。
即黄老门镇。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黄老门乡。
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阴盘城。《魏书·郦道元传》:北魏孝昌三年(527),“是时雍州刺史萧宝寅反状稍露,(司州牧、汝南王)悦等讽朝廷遣(道元)为关右大使,遂为宝寅所害,死于阴盘驿亭”。
即天门山。在今河南焦作市东。《元和志》卷16修武县:“天门山,今谓之百家岩,在县西北三十七里。以岩下可容百家,因名。”在河南省修武县境内云台山天门山下。为“竹林七贤”(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阮咸、王
在今江苏沛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沛县:飞云桥“在城南。泡水经其下,入泗水。为往来津要。明正德四年,大河决于此,入运河。嘉靖八年,飞云桥之水北徙入鱼台。三十七年,支流复冲入飞云桥。四十四年,泛滥益
即荆湖北路的简称。北宋初置,治所在江陵府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故城)。元废。即“荆湖北路”。
①东汉建武二年(26)置侯国,寻改为县,属梁国。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宋州,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宋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徙治今谷熟镇南,寻还治谷
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(汲县)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,泉上又有太公庙。庙侧高林秀木,翘楚兢茂。相传云,太公之故居也。晋太康中,范阳卢无忌为汲令,立碑于其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