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汝州

汝州

①北周建德六年(577)改南广州置,治所在襄城郡(治今河南襄城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伊州置,治所在汝原县(今河南汝州市)。三年(607)改为襄城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)改伊州复置,治所在梁县(今汝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、平顶山二市及汝阳、郏县、宝丰、襄城、叶县、鲁山等县地。明洪武初省梁县入州,成化十二年(1476)升为汝州直隶州。1913年废,改为临汝县。


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伊州置,以境内有汝水得名。次年改为襄城郡。唐贞观时又改伊州(武德复置)置,治梁县(今河南汝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北汝河、沙河流域。明成化时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废,改州为临汝县。自唐以来有绢、絁等织造业,宋元时烧造汝窑瓷器,青瓷最为佳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远县

    1929年改绥远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伊力嘎(今黑龙江省抚远县)。因与绥远省同名改取“绥抚边境”之意。1945年划归合江省。1949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东北部、黑龙江和乌苏

  • 刁涧镇

    北宋置,属穰县。在今河南邓州市境。

  • 米粮川

    即今陕西镇安县东南米粮镇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三年(1798),“贼(指白莲教徒)溃遁五郎,为乡勇所遏,东趋镇安。德楞泰驰赴米粮川,扼其赴山阳之路”。

  • 蒸湘

    湘江流至湖南衡阳市北与蒸水合流后称为蒸湘。与漓湘、潇湘合称为三湘。湘江在湖南省衡阳市北与蒸水会合后称为蒸湘。与潇湘、漓湘合称“三湘”。

  • 荆子口关

    又名荆子关、荆紫关。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九十里荆紫关。《金史·武仙传》: 正大八年(1231),仙 “由荆子口东还”。民国初有县佐驻此。白狼农民起义军即由此入陕西。即“荆紫关”。

  • 永丰仓

   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围东都,其党李子雄劝玄感“不如直入关中,开永丰仓以振贫乏”。又,义宁元年(617),汾阳薛大鼎说李渊曰:“自龙门直济河,据永丰

  • 鱼腹县

    即鱼复县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: “巴东郡鱼腹 (县)。” 腹为复之讹。

  • 旧土尔扈特西路旗

    即西路旧土尔扈特旗。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。驻牧地在今新疆精河县西南、尼勒克县西北部。

  • 土兀拉河

    亦作土兀剌河。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土拉河,为鄂尔浑河支流。元《圣武亲征录》:“会于土兀剌河上黑林间。”(波斯)拉斯特《史集》作土忽剌河。

  • 治城县

    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属汝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。属汝北郡。北齐废入梁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