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汀州

汀州

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)分福州、抚州置。治所在长汀县(今福建长汀县)。《元和志》卷29汀州:“因长汀溪以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,三明、永安、漳平、龙岩、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临汀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汀州。大历后辖境东北部缩小。元属福建行省。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汀州路。PID>=13


(1)古州名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析福州、抚州置,治长汀县(今属福建)。属江南东道。天宝、至德间属临汀郡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汀州:“因长汀溪以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武夷山脉以东,三明、永安、漳平、龙岩、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大历后辖境东北部缩小。宋属福建路。元属福建行省,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为汀州路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南部、万泉河出口处。属博鳌镇。人口470。因村在瀛洲岭下,得名瀛洲,后改为今名。以产稻和造林为主,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800多人,为侨乡之一。有瀛洲塔、莲花墩,为原乐会县八景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又名王垣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王茅镇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武侯二年 (前394),“城安邑、王垣”。又 《秦本纪》: 昭襄王十五年 (前292),“大良造白起攻魏,取垣,复予之”。皆此。西汉置垣县。古邑

  • 三道沟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三道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三道沟堡在“卫东北七十里。又东为新兴营堡”。

  • 予道县

    西汉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当在今甘肃洮河流域。东汉废。

  • 摇把峒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东乡五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南。清初废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咸丰县南。清初废。

  • 沙市站

    元置为水站。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。《析津志》“天下站名”有“沙市”。水站。元置,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。明废。

  • 弥勒县

    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弥勒州置,属广西直隶州。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3年改弥勒彝族自治县。1957年复名弥勒县。在云南省东南部。属红河哈尼族彝族

  • 义和县

    即和义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。一说在自贡市东北何家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威远县:义和废县“在县东南百里”。义和为和义之讹。

  • 渔子山

   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 “瑞屏山” 条下载: “渔子山 上有大冢,相传为黄帝陵也。其北有渔子山堡,与密云县熊儿峪相接。”

  • 涢山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大洪山。《水经· 涢水注》: 涢水出大洪山,“山在随郡之西南。……时人以涢水所导,故亦谓之涢山矣”。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 元嘉年间,“涢山蛮最强盛,鲁宗之屡讨不能克,庆之剪

  • 河西

    ①古地区名。泛指黄河以西之地。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、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。汉、唐时指今甘肃、青海两省黄河以西,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。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河西曰雝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