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泰县

永泰县

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3永泰县:“地号永泰,因以为名。”天宝初属梓潼郡,乾元初复属梓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入盐亭县。十年(1077)置永泰尉司,建中靖国初改为永泰尉司,南宋绍兴初改为永泰县,未几废。三十一年(1161)复置永泰县。元初废。

②唐永泰二年(766)置,属福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永泰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永泰县引《图经》:“唐永泰二年置,以年号为县名。”北宋崇宁元年(1102)更名永福县。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重复,仍改名永泰,属福建闽海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盐亭县置,治今四川省盐亭县东南永泰场。属梓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省入盐亭县。十年复置。后为永泰尉司,建中靖国初改名安泰,绍兴初复为永泰县,元初废。(2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东部,大樟溪中、上游。属福州市。面积 2243 平方千米。人口35.8万。辖9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樟城镇。唐永泰二年(766年)析侯官县西部、龙溪县东部地置县,治今址。以年号为名,属福州。五代唐长兴四年(933年)王闽属长乐府。北宋属福州,崇宁元年(1102年)改名永福县。元属福州路。明、清属福州府。1913年废府,属东路道。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重名,复名永泰县,属闽海道。1928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第四专区,1950年属闽侯专区。1956年属晋江专区,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。1971年属莆田地区。1983年属福州市。大漳溪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县境,水力资源丰富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,并产李、柿、梨、板栗。所产蜜饯闻名。工业有电力、造纸、制药、食品等。有铁、铅、锌等矿。福三、五秀、安嵩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方广岩、姬岩、闇亭寺、名山室、青云山及塔山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碧山寺

    又名普济寺。在今山西五台县台怀镇东北三里北台山麓,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。相传始建于北魏,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。明成化间重建,清康熙三十七年 (1698) 又予重修。寺内有明成化、正德、嘉靖间碑刻,

  • 小维西乡

   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小维西。元、明为临西县治。清迁治维西后,遂以此为小维西。

  • 陈岩山

   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陈岩山“在县西二十六里。中峰尖耸,东西二峰屹立,谓之二台。有瀑布泉,飞落数百丈。昔有萧姓者开路于山左,通龙岩、尤溪二县。凭虚架石,下瞷深涧,过者股慄”。

  • 角杯村

   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角杯乡。清雍正九年(1731)移吴王寨巡司于此。后废。

  • 白水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。三国蜀属梓潼郡。东晋属晋寿郡。南朝梁为平兴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平兴县。②亦作白马县。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)以侨流置,属南晋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

  • 冶岭山

    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四十里九回山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浊水“出广县为山,世谓之冶岭山”。

  • 千里径

    在今山西霍州市东二十里。为晋州(治今临汾市)通往并州(治今太原市)的要道。《北齐书·封子绘传》:“晋州北界霍太山,旧号千里径者,山坂高峻,每大军往来,士马劳苦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八年(北周建德

  • 安夷砦

    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婆娑砦置,属江安县。在今四川长宁县(旧安宁镇,今长宁镇)。大观四年(1110)废。政和六年(1116)复置,属长宁军。南宋嘉定四年(1211)改置安宁县。

  • 西里木第河

    即西林穆丹河。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结雅河(精奇里江)支流谢列姆扎河。《清高宗实录》卷743:乾隆三十年(1765)八月癸亥,黑龙江将军富僧阿等奏:“往探西里木第河源之协领伟保称: 自黑龙江省经精奇哩江入

  • 兴文

    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)置,治所在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年)置,治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