氐父山
又名金鳌岭、浮玉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“氏父山,在县西北十里。晋破苻坚,获氐贼,置此山下,因以为名。今土俗亦谓之金山。”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,始名金山。
古山名。又名获苻山、泽心山、伏牛山、龙游山、浮玉山、金鳌岭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城区西北金山。唐代起称金山(一说南朝梁天监时已有金山之称)。本在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江南岸连接。
又名金鳌岭、浮玉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“氏父山,在县西北十里。晋破苻坚,获氐贼,置此山下,因以为名。今土俗亦谓之金山。”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,始名金山。
古山名。又名获苻山、泽心山、伏牛山、龙游山、浮玉山、金鳌岭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城区西北金山。唐代起称金山(一说南朝梁天监时已有金山之称)。本在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江南岸连接。
亦作雁翅㘰门。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。清光绪 《宣城县志》 卷4: 雁翅陡门渡 “上、下二渡”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,大破之。”《集解》引徐广曰:“在邺西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魏郡邺县:“有汙水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汙水“出武安山,东南流径汙城北,
一作济隆城。即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。唐代始有吉隆之名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吉隆宗。“吉隆”,藏语意为舒适村。1960年与宗嘎宗合并设吉隆县,驻宗嘎。
即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处州庆元县: “庆元三年,分龙泉松源乡置县。”
即今陕西铜川市北七十里金镇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同官县: 金鏁关 “在神水峡内,道里险阻,旧为戍守要地。今有巡司”。
又名景亳、北亳,在今河南商丘县北。相传商汤曾都此。《尚书·伊训》: “造攻自鸣条,朕哉自亳。” 《水经· 汳水注》: “汳水又东径大蒙城北,自古不闻有二亳,疑即蒙亳也。所谓景薄,为北亳矣。” 《史记·
在今广东南海县西南西樵山西北民乐圩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墟市:南海县有“民乐市”。
隋大业元年(605)置,属平凉郡。治所在他楼城(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堡北)。唐贞观六年(632)于此置缘州。神龙元年(705)改名萧关县。古县名。唐高宗时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南。属原州。神龙
明洪武五年 (1372) 于旧德明洞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穗明乡。二十九年 (1396) 并入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。
又作乌雨勒赫齐、乌雨尔霍齐。清雍正五年 (1727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七卡屯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