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耳塘
亦作比耳市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比耳乡,与龙山县接界。旧属龙山县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龙山县图:县西南有比耳塘。
亦作比耳市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比耳乡,与龙山县接界。旧属龙山县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龙山县图:县西南有比耳塘。
1935年5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甘泉县析置,治临镇(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)。取“红色甘泉”之义。1937年2月与宜川县合并,设立红宜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5年由陕西省甘泉县析置。取“红色甘泉”之
一作大兴安岭,今作外兴安岭。位于东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之间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中俄《尼布楚条约》规定,以石大兴安岭和格尔必齐河、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东段边界。咸丰八年(1858)沙俄强
即今辽宁新民市。清于此先后置新民厅、新民府,民国时于此置新民县。
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墨山下。唐李华《云母泉诗》序:“洞庭湖西玄石山,俗谓之墨山。山南有佛寺,寺倚松岭,下有云母泉……自墨山西北至石门,东南至东陵,广轮二十余里,尽生云母……井泉溪涧,色皆纯白,乡人多寿考
战国秦地。在今陕西大荔县境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五年(前302),“魏王来朝应亭,复与魏蒲阪”。《集解》:徐广曰,“《魏世家》云会临晋”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。战国秦昭王五年(前302年),魏王来朝
①在今河北涿鹿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广顺元年(951),契丹谋会北汉兵寇,“诸部皆不欲南寇,契丹主强之。癸亥,行至新州之火神淀”。胡三省注引宋白曰:“火神淀在新州西。”即此。②亦作大神淀。在今内蒙
①唐高祖李渊的陵墓。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五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 20 三原县:献陵 “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村,封内二十里”。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西峰下。明十三陵之一,在长陵西北一里。为
西晋置,在今河南南阳市南。《晋书·孟观传》:“永饶冶令空桐机斩观首,传于洛阳。”
亦称悦来岭。即今黑龙江省桦川县。1912年桦川县移治于此。(1)在黑龙江省桦川县中北部、北濒松花江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3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悦来,人口2.6万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
一作古宜关。明置,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。清钱秉镫《所知录》卷中:永历元年(1647),桂王“遂由靖(州)幸柳(州),道出古泥,总兵侯姓,司礼监庞天寿率舟师五千迎驾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