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景县
亦作北景县。西汉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比景县, 日中头上,景当身下,与景为比。如淳曰:故以比景名县。阚骃曰:比,读荫庇之庇。景在己下,言为身所庇也。”南齐以后废。隋大业元年(605)平林邑复置,为荡州治。三年(607)为比景郡治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越南广平省宋河下游地区。东晋后地入林邑。隋大业元年(618年)复置,后又废。
亦作北景县。西汉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比景县, 日中头上,景当身下,与景为比。如淳曰:故以比景名县。阚骃曰:比,读荫庇之庇。景在己下,言为身所庇也。”南齐以后废。隋大业元年(605)平林邑复置,为荡州治。三年(607)为比景郡治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越南广平省宋河下游地区。东晋后地入林邑。隋大业元年(618年)复置,后又废。
又作夜勒浑河。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北裴德河。源出市西北完达山,东南流折而东北入穆棱河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穆棱河会巴彦河,“又东北百余里,有夜勒浑河西北自查库兰岭东南流,合西来哈而哈山之
在今福建建瓯市治西南旧平政门外。旧有浮桥,宋乾道初郡守陈俊卿累石为址,架木为梁,建于建江上。后屡圯屡复,清初称通都桥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1建宁府:平政桥“跨大溪,立趾十有一,各高七十二尺,酾水之道有九,
土名白音泰来。1914年置通辽镇,属辽源县。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。1918年升为通辽县。
明置,在今广西平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 昭潭驿 “在府城西。驿之东为递运所”。
为伊犁河上源之一。在今新疆特克斯县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6: 特克斯郭勒 “源出汗腾格里鄂拉北麓,东流三百余里,北会空格斯郭勒,又西流四十余里至都尔伯勒津,哈什郭勒东北入之,会入伊犁郭勒”。清
北魏改阳平郡置,属徐州。治沛南界(今江苏铜山县北)。后寄治彭城 (今徐州市)。北周并入彭城郡。
即今山西安泽县北和川镇。1938—1949年为安泽县驻此。
宋置,属大昌县。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水口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大宁监大昌县:“旧在监南六十里,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。”
唐置,属伊州。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。一说在今哈密市西北灰井子沟。唐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。属伊州。后废。
春秋楚地。《左传》: 昭公四年 (前538),“吴伐楚,入棘、栎、麻,以报朱方之役。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”; 五年 (前537),楚伐吴,“以报棘、栎、麻之役。薳射以繁扬之师,会于夏汭”。旧从杜预注释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