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遂津
西晋、北魏时期易水 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)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康六年 (340),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,“燕兵进破武遂津,入高阳,所至焚掠积聚,略三万余家而去”。
遂,又作隧。晋、魏时期易水(即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瀑河)流经武遂县境的俗称。《水经注·易水》:易水“又东流南径武隧县南”,“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六年(340年),前燕王慕容皝袭赵,赵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,闭城不敢出。燕兵“进破武遂津”,入高阳,即此。
西晋、北魏时期易水 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)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康六年 (340),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,“燕兵进破武遂津,入高阳,所至焚掠积聚,略三万余家而去”。
遂,又作隧。晋、魏时期易水(即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瀑河)流经武遂县境的俗称。《水经注·易水》:易水“又东流南径武隧县南”,“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六年(340年),前燕王慕容皝袭赵,赵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,闭城不敢出。燕兵“进破武遂津”,入高阳,即此。
又作加禄堂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山乡西北加禄村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:加六堂社“离府治四百二十里”。
1917年改思陵县置,属广西镇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海渊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3年并入宁明县。旧县名。1916年由宁明县承审之上思州、思陵两土司辖地合置,治海渊(今广西宁明县东海渊镇)。
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牛首山南祖堂山下。是五代南唐烈祖李昪和中主李璟的陵墓。1950年发掘。李昪陵名钦陵,李璟陵名顺陵。两陵并列,墓室规模和建筑形制相仿,为仿木结构多室的砖石建筑。柱、枋、斗拱表面施绘彩画
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孟加拉湾东之尼科巴群岛。为古代自马六甲海峡至印度、斯里兰卡海道之重要泊所。唐僧人义净于咸亨三年 (672) 赴印度,曾经此。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 卷下: 末罗瑜国 “复停两月,转向羯
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。后并于焉耆。西域古国名。汉时王治危须城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一带。属西域都护。后为焉耆所并。
在今河北威县东。《后汉书· 献帝纪》:初平三年 (192),“袁绍及公孙瓒战于界桥,瓒军大败”。李贤注: “今贝州宗城东有古界城,近枯漳水,则界桥在此也。” 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清河又东北径界城亭东
①一名桥水。在今河南宝丰县南及平顶山市西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“滍水又左合桥水,水出鲁阳县北恃山,东南径应山北,又南径应城西……谓之应水,又东南流注于滍。”②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芦洪江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
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兰江西岸横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7兰溪县:兰阴山“在县西五里。一名横山,临截三江”。今为兰溪风景胜处。又称横山、烟台山。在浙江省兰溪市区西3千米处。古时山上多兰花,“兰花十里照春水,山鸟无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刚察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前左翼头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南岸。东至阿木达赖台,南至固尔班塔拉之北沙克图,西至齐擦擦呢布楚勒,北至巴颜布拉克。”
1914年由原胶东道袭置,属山东省。治福山县烟台 (今山东烟台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广饶、淄博市东部、青州、临朐、安丘、诸城、五莲、日照以东地区。1925年撤销,分置莱胶、东海、淄青三道。1913年2月